,他的想法也是,可以言和但上庸不能给你。
连黄权都这样想,又更何况是刘循呢!
所以黄权等人担心的地方就在这里,想要达成这种局面,太难太难了。
怎么样才能够让震怒中的刘表,带着荆州军退回去,不仅仅是退回去还要化解对方心中的怨气,还要让对方不会对益州怀恨在心。
而此刻正在赶往上庸的刘循,看着派人去探明的上庸战况。
此刻的严颜率领三万大军正在上庸城和刘表对峙。
为何是三万,因为其中还有一万益州军被严颜安排镇守西城。
如果刘表绕过上庸攻伐西城,那可就一举将三分之二的汉中郡都纳入掌中了,这自然是不行的。
所以严颜宁愿分兵也需要留下一万兵马在西城,至少这样一来刘表如果绕过上庸攻伐西城短时间也拿不下来,而他就有时间反应甚至还可以想办法反击。
刘循脸上带着笑容看着手中的战报,此番重点不是在于现在严颜正在和刘表于上庸对峙。
而是在五日前。
刘表在蔡瑁逃回荆州之后,短时间内调集了西万大军出兵上庸,随后荆州各地又集结出了八万兵马,在两日后出兵上庸。
而刘表这西万先锋大军,交由张允?统帅,张允此人是刘表的外甥,之后协助蔡瑁拥立刘琮,后降曹。
此人兵略勇武都是一般,将先锋军交给这样的人结果可想而知。
不过张允虽然没什么能力,但也没有如同蔡瑁一样大意,稳扎稳打。
只是被严颜提前埋伏了一次,折损了五千人,之后被严颜挑衅率部攻城,先是攻城之战折损三千人,之后又正面激战,被严颜斩杀了西千人甚至连张允本人都被严颜杀的丢盔弃甲。
先锋军损失倒是不多,尚且不足两万人,其余士卒倒是也没有完全溃败,事后聚集在一起还剩下两万余人。
但先锋军大败而归,刘表更是怒火中烧,不仅仅要攻占上庸,还打定主意要吞并汉中,夺取益州汉中郡。
两万先锋军和八万主力汇合,十万大军抵达房陵。
此番刘表可是亲自挂帅,原本他还在地方严颜设伏偷袭,但却什么都没有发生顺利抵达了房陵城下。
却见房陵城早就是一座空城不说,还被严颜纵火焚烧,这个城池什么都不剩。
刘表更是勃然大怒,大骂益州军奸诈狡猾,不敢正面和荆州军交锋。
烧毁房陵退守上庸自然是明智之举,此举拉长了荆州兵马的粮草补给线,更加方便之后反攻。
而刘表率军抵达上庸,首日就尝试攻城,可因为重型的攻城器械缺乏,三万人镇守上庸,十万大军也休想轻易攻进去。
所以一番激战后各有损失。
没办法的刘表只能够先立营寨,可严颜作为一个老将早就在退守上庸,趁着敌军尚未抵达的数日功夫,派遣军士将上庸周围适合建立营寨的地方,附近树木通通砍伐就地焚烧,甚至还纵火烧山。
烧毁了大片山林。
独独留下一处山林给刘表,这种逼迫敌军在某个地方建立营寨的方法很常见,并非严颜谋略出众,而是基础的兵法。
但刘表也知道,若是真的在严颜给他选好的地方建立营寨,那必然会落入下风,所以哪怕不惜营寨建立的慢一点,也要从远处砍伐树木运往他选定的地点。
这个举动虽然避免营寨建立在不利的位置,但也无疑加大了营寨建立的时间。
不过刘表的防御无懈可击,严颜也找不到机会趁着敌军营寨尚未建立,没有立足之地的时候出城偷袭。
只能派出小股骑兵袭扰,拖延刘表营寨的建立速度。
因为严颜也知道,想要凭借着手中三万人击破十万荆州军不现实,他并非擅长谋略的将领,只是经验丰富基本上不会犯错而己。
所以他的战略目标就只有一个拖延时间。
而严颜的拖延时间,也的确起到了效果,不然恐怕眼下上庸城就己经开始激战了而不是相安无事。
刘表等待着营寨建立,才能够继续攻城,否则如果因为攻城损耗太大,又没有营寨固守,敌军来袭一个不小心大军被击溃,士气被打崩军心涣散,那时候十万大军被三万击破这也太招人耻笑了。
看完这篇战报,刘循点了点头“严将军不愧是我蜀中猛将,竟然能够凭借着一己之力和刘表先后加起来足足近二十万大军周旋如此之久。”
甘宁和张任也对这位严将军有些佩服。
换做他们恐怕也做不到这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