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通讯基本靠吼的时代,这一来一回就是大半个月过去了。
等到刘循收到书信的时候,己经即将准备启程前往荆州了。
不过在收到赵阙的书信后,刘循也的确有些惊讶,这个家伙果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奸商啊!竟然连这种方法都能够想到,这个时期还没有拍卖会这种新奇的玩意儿,而且古人都比较无聊,弄一个拍卖会每月让这些世家公子哥们相互攀比一下赚他们一些钱也的确可行。
刘循便同意了赵阙的意见,并且还写上了一些建议。
例如将拍卖会的席位,分为上中下三等,收取入场费,并且在拍卖会结束之后,根据上中下三等不同级别的客人,开启一场晚宴,供这些世家子弟们交流。
准确的说就是显摆,比如有人花重金拍卖了一些东西,自然希望听到别人的称赞或者羡慕之类的话语。
为他们提供这么一个装逼的场地,让他们能够尽情的吹嘘一番,那么下一次拍卖会他们自然还是会有兴趣的。
同时也为地位比较低的士族提供了一个可以让他们结识到更有权有势之人的机会。
所以哪怕只是为了一个机会他们也会愿意花钱的。
将诸如此类的建议,一一写上送往汉中。
而刘循这边也差不多准备好要前往荆州了。
在此之前,自家父亲刘璋早就通过书信和荆州的刘表知会过了。
并且出于对刘循安全的考虑,刘表也同意刘循携带五千兵马随行,现在的刘表也很清楚,在刘璋的心中刘循何等地位,那是容不得半点问题。
五千兵马足以保障刘循安全,其次他刘表也断然不会对刘循出手若是带多了兵马,那就说明益州不信任他刘表。
而五千之数恰好是一个能够令双方都比较认可的数量。
这五千兵马自然就是龙泉军士卒。
虽然凤栖军也不差,可时至今日,当初一起成立的两支军队,己经有了比较大的差别。
由于龙泉军中出了刘大,周魁,王忠,卫鱼等人,加上后来执掌龙泉军的甘宁以及张任,前者是从曲长厮杀出来成了刘循的亲卫,而后者可是一流猛将。
这就导致龙泉军极为崇尚个人勇武,每战必定冲在最前方,一来是被前人带坏的风气,二来是因为他们自诩刘循的嫡系军队,怎么可以让东州军或者益州军抢了他们在刘循心中的地位。
龙泉军的士卒普遍个人战斗力强悍,而凤栖军的士卒则是纪律严明,战阵队列指令等都严格遵守,令行禁止行动如一。
两军都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这很不错。
而此番只准带五千人,那么刘循自然要选择个人战斗力更加强悍勇猛的龙泉军。
如果是五千人左右的龙泉军对上五千人左右的凤栖军,刘循推演过十次有九次都是龙泉军更胜一筹。
但是如果规模扩张到万人,双方在没有任何指挥的情况下,正面交锋反而龙泉军会被凤栖军击败,原因就在于人数多了之后,个人的勇猛就被团队合作所压制。
更好的配合,更好的默契才是大型战场上普通士卒能够生存下来的关键。
驻扎在汉中沔阳的龙泉军,在一月初就被紧急抽调了五千最为精锐的士卒,调往上庸等到走米仓道儿来的刘循到了上庸之后,就随着刘循前往荆州襄阳。
而此番刘循还带上了冶造局这一月来所提升工艺之后锻造出来的军械。
准备到了上庸给这五千龙泉军配备上,毕竟此番他们要护卫自己的安全,自然是要尽可能让他们配备上更好的武器。
虽然推演过自己在荆襄大概率不会有什么生命危险,但如果有情况也需要有所准备才行。
不过根据推演,刘循此番前往荆襄,之后荆州和益州并不会爆发战事。
从这上面来反向推导自己在荆襄自然不会遇到危险,因为如果有危险那么荆州和益州必然会爆发战事。
但由于战事推演只能推演跟战事有关的问题,所以刘循也需要防备一些战事之外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而在刘循动身前往荆襄之时。
在荆州方面,襄阳城黄氏的府邸,虽然黄氏一脉应当在南阳,但是由于南阳被张绣占据了大片地方,所以黄氏一脉也在近些年不断的转移到荆襄,黄氏作为荆襄豪门之一,他们也是比较支持刘表,毕竟相比起张绣支持荆州牧刘表更好些。
而在黄氏的府邸内,黄月英正在听着婢女说着“小姐,那荆州牧刘表又来了,这次还是跟老爷说那益州牧公子的事情,似乎这事情好像真的要定下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