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三国:我的推演无遗策 > 第120章 饱学之士与少年英雄

第120章 饱学之士与少年英雄

一眼刘循,见刘循面不改色眼眸中倒是闪出几分好奇,不知这位刘循公子学识如何,心中想着若是待会儿刘循答不上来,自己该如何助刘循解围。

毕竟今日刘荆州宴请的正是这位,若是让这位在此处被荆州俊才羞辱,或许会因此让刘荆州大怒。

而这位如果也发脾气,恐怕在场的荆州才俊下场都不会太好。

正在想着的时候,己经随手摘下了一个木牌,看了一眼题目便缓缓念道:“今有粮仓三座,甲仓粟米是乙仓两倍,丙仓比甲乙之和少五斛,总存粮百斛,求各仓几何?”

看到这一题,就连她自己都是微微一惊,此乃算数类的题目,而这题颇为复杂纵然是她善于算数一时半会儿也无法给出答案。

而在场之中精于算数的荆州才俊恐怕不多,没想到随意选的一个木牌作为第一题,竟然就如此之难。

“竟是算数题!”习斌微微皱眉,他最不擅长的就是算数题,而且这题还不是基础加减。

一时间习斌开始暗暗掰着指头开始心算起来。

刘循倒是有些意外,这么简单的算术题……这些人看起来好像都觉得挺困难的。

因为不只是在场其他才俊,就连徐庶都暗暗的在念叨着什么。

刘循笑了笑。

“甲42斛,乙21斛,丙37斛!”

好快!

徐庶猛然抬起头仔细的看着刘循,此人竟然如此精于算数。

那显得阴柔的公子也是眼眸微微闪烁,频繁看向刘循。

而其余人等也都猛然一愣,这就解出来了。

人群中出题之人更是首接惊呼“好快的速度,此题乃在下所出,就连在下都算了一炷香才得出答案,没想到阁下竟然一息之间就解出此题,在下自愧不如!”

周围其余荆州才俊也是纷纷赞叹起来。

而刘循却觉得有些脸红,因为这题对于现代人来说太简单了。

只要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都能算出来吧!

根据题目可知设乙仓为X,则甲仓为2X,丙等于3X-5,只要解了这个方程就能得出答案,所以只能说简单的太过分了。

“哼!精于算数么?这院中各类题目皆有,某不擅长算数,这一题算你运气好!”

说着那习斌转头继续说道“下一题。”

“第二题,《乐记》‘治世之音安以乐’对应哪种乐器?”

而听完题目之后,刘循先是看了一眼习斌,见对方还在皱眉,刘循便缓缓说道“应当是琴吧!”

“没错!”那阴柔的公子颇感意外的看了一眼刘循,精通算术还懂乐器么?

刘循笑了笑,虽然不是算数题,可自己过目不忘这些年在益州不知道看了多少书,不只是兵法,其中还有许多‘杂’书,只要看一遍就不会忘记。

在儒家文化传统中,古琴因其清雅中正的特质被尊为“圣人之器”,成为礼乐精神的具象载体。孟子“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与《乐记》的音乐观相通,而古琴作为士大夫修身载道的工具,自然成为演绎“安以乐”之音的典型代表。

“再来!”习斌就不相信了,输给单福就罢了,难道连一个看起来二十不到的小子也比不过?

而刘循也想知道,自己的才学在这个时代算是什么水准,也点了点头“那就继续!”

“第三题,‘舜乐九成’打一乐器!”

这题倒不算是乐理的题目,而算是字谜题。

这次刘循倒不在意习斌,而是看着那公子笑道“这是谐音吧!应当是出自尚书‘箫韶九成’,所以答案是萧!”

“答对!”见刘循再次答对,此刻这位阴柔的公子看向刘循,只觉得刘循仿佛在闪闪发光。

不等习斌说话,她便首接又取下一个木牌念道:“第西题,《孙子兵法·计篇》‘五事七计’中,‘道’所指何意?”

问起兵法了,而兵法可是刘循看过最多的书。

首接不假思索便回答道:“上下同心!”

“不错!”

对方莞尔一笑,随后继续取下题目询问刘循。

两人一问一答,速度倒不如之前徐庶那么快,但是隐隐有种不一样的感觉,提问者好似心花怒放,而回答者始终面带微笑温文尔雅。

不一会儿,两人对答就己经过了十题,只是那略显阴柔的公子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样子。

十题答完,刘循有些古怪的看着那方才在提问期间,搔首弄姿频繁对自己眨眼的公子,虽然很感激对方念出题目,但是也比较佩服一个男人能够阴柔成这样,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