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毛小心翼翼地接过春联,继续让老先生写春联,大大小小的福字。
各种吉利的话语不断在对联上出现,一首写了上百副对联,这才罢手,主要原因还是看老者累了,年纪大了出来赚点钱贴补家用,给了老先生5两银子。
老先生还不要说给的太多了,说了半天才收下。
将春联也搬上马车。张大毛赶着马车,哼着小曲,满心高兴在上一世还没有赶过这样的集市。
在城市里只能逛超市,商场但是一点热闹的气息都没有,人们变得冷漠无情,没有了人情味。
张大毛牵着马车,看着摊位一个挨着一个,蔬菜水果堆放在路边的地上。红彤彤的苹果泛着诱人的光泽,黄澄澄的橘子散发着清新的香气,翠绿的青菜水灵灵的,惹得人首咽口水。
看到不远处,一位老婆婆守着自己的蔬菜摊,那些蔬菜都是她精心种出来的,每一棵都饱含着她的心血。她穿着朴素的粗布衣裳,头发己经花白,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但眼神里却透着一股坚韧。
在她身旁,一个6岁左右的小孩子正好奇地张望着周围。孩子穿着破旧的满是补丁棉衣,眼睛亮晶晶的,一会儿看看这边摊位上的糖人,能看的出来十分的想吃,又一会儿瞅瞅那边挂着的小灯笼。时不时地,回头跟老婆婆说几句话,那清脆的声音在嘈杂的集市里格外动听。张大毛一边往这边走一边一边好奇的看着
老婆婆一边耐心地回答着孩子的问题,一边热情地招呼着过往的客人。
“自家种的蔬菜,新鲜得很嘞!”她的声音带着浓浓的乡音。尽管路过的人非常多,买蔬菜的人却很少看她们的蔬菜,但她依然不紧不慢地守着摊位,仿佛这一方小小的摊位就是她生活的全部希望。
小孩子偶尔也会帮着老婆婆整理一下蔬菜,虽然动作还很稚嫩,但那认真的模样让人看了心生温暖。
张大毛看着,只觉这一老一小实在可怜。他走上前去,看着菜摊上的上海青、小白菜和菠菜,就蹲下身子拿起青菜看了看,各个鲜嫩,连个虫子要过的都没有,就知道老婆婆种的菜很用心。
张大毛把菜拿起来说道:老婆婆你种的蔬菜吗?非常新鲜。
老婆婆回答道:是呀?这位小哥你要买点青菜吗?我种的蔬菜很新鲜的,都是今天早上才从菜地里砍下来的。
一片烂叶子都没有,小孩子清脆的声音也响了起来,嘴里说道:小哥哥这是我婆婆种的蔬菜,可好吃了,要不是家里没有粮食了,我们就可以多吃点青菜也可以管饱。
张大毛听见这么可爱好听的童音,缺有一点心酸,张大毛回过头摸了摸小孩子的头说道:老婆婆我们家人多,每天都要买蔬菜,你这些蔬菜我都买了。
说着就把一两银子递给老婆婆。老婆婆先是一愣,随即眼眶泛红,嘴唇颤抖着想要说些什么。
张大毛摆了摆手,示意她不用言语。
接着,张大毛又走到不远处的糖人摊前,挑了一个孙悟空模样的糖人。
回到老婆婆和孩子面前,把糖人递给孩子。孩子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脸上绽开了灿烂的笑容,小手接过糖人,奶声奶气地说:“谢谢叔叔。”
张大毛又摸了摸孩子的头,笑道:“乖孩子,拿着吃吧。”老婆婆紧紧拉着孩子的手,向张大毛深深地鞠了一躬。
张大毛赶快避开到一边,说道老婆婆你干什么,我就是看到小孩子喜欢。
我的家在张村,就在码头的最北边,那里有火柴厂,你每天可以去哪里可以胡纸壳挣钱,每天小孩子都可以免费的领一些食物,那里己经有很多的孩子,而且小孩子还可以读书写字。
老婆婆对着张大毛说道:谢谢你呀!小伙子,明天我们就去你们张村的火柴厂。
张大毛告别了这一老一少,小孩子手里拿着糖人,一步一回头的跟着老婆婆消失在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