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 > 第255集:改造方案敲定

第255集:改造方案敲定

价要比普通空调高出三成,她在预算表上重重画了个圈。

庭院改造的争论更激烈。苏芮坚持要保留那棵歪脖子老槐树,它的根系已经蔓延到主屋地基下。林深拿着地质勘探报告拍了桌子:\"去年莫干山暴雨,三家民宿因为树根泡烂地基塌了墙,你想让我们重蹈覆辙?\"最终妥协的方案是给槐树做根系修剪,在周围浇筑环形防护带,既保住老树,又加固了地基。

最棘手的是厨房改造。周棠坚持要开放式岛台,而当地消防规定古建筑内不能用明火。双方僵持到第七天,陈默带着团队去了趟当地消防站。老消防员指着民国时期的消防水缸说:\"可以用电磁炉,但排烟管道必须走外墙,而且得装自动灭火系统。\"后来设计图上多了个铜制排烟罩,样式仿照老宅原有的烟囱,既符合规范,又成了独特的装饰。

五月中旬的深夜,陈默在施工现场接到周棠的电话。\"你快来看看,林深把工人骂停了。\"电话那头传来争吵声。他赶到时,林深正站在被拆了一半的隔墙前,手里攥着块带彩绘的墙砖:\"这是民国时期的釉面砖,周棠非要打掉做嵌入式衣柜!\"

月光从屋顶破洞照进来,照亮墙面上模糊的\"福\"字。陈默摸了摸墙砖边缘,突然想起考察时民宿老板说的话:\"客人记住的从来不是床垫多软,而是雨天坐在百年门槛上听雨声的感觉。\"他让工人先停工,第二天带了块样品去杭州文物局,得知这墙砖确实有保留价值。最终方案里,那面墙被改成了半开放式展示柜,嵌入的玻璃柜里摆着修复好的墙砖,后面隐藏着衣柜的暗门。

方案定版:在时光里找到平衡

六月的最后一次评审会,会议室的长桌上摆着缩小版模型。林深团队修复了68处木雕,其中12处太破损的用3d打印技术复刻,表面做旧处理后几乎看不出差别;周棠把地暖管道藏在了地板龙骨之间,智能控制系统能通过手机调节每个房间的温度;苏芮的庭院设计保留了原有格局,只是在角落加了个枯山水小景,夜间会亮起仿灯笼造型的地灯。

\"你们看这里。\"陈默指着模型里的天井,那里有口老井被改造成了玻璃水景,井底装着射灯,水面倒映着百年前的梁架。这是三个团队熬夜想出的折中方案——既保留老井的形态,又赋予它新的功能。

施工队进场前,设计团队在每个房间门口挂了块木牌,上面写着这间屋子的历史。西厢房曾是账房先生的住处,现在设计成亲子房,高低床的栏杆上复刻了原有的缠枝纹;东跨院原本是马厩,如今成了露天电影区,石槽被改成了种植多肉的花盆。

周棠最后一次检查图纸时,发现林深在角落画了个小图——在主屋的房梁上,要保留原有的燕子窝,旁边装个微型摄像头,客人可以在房间电视上看到燕子哺育的画面。\"算他还有点意思。\"她笑着在图纸上签了字,窗外的阳光正好落在\"定稿\"两个字上。

开工那天,陈默在奠基仪式上埋下了个时间胶囊,里面有三套最初的设计方案,还有团队在老宅找到的那片青花瓷片。他想起三个月来的争论、妥协与灵感迸发,突然明白所谓的\"传统与现代结合\",从来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像老宅的榫卯结构那样,在碰撞中找到彼此契合的支点。

远处的竹林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应和着这座老宅即将迎来的新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