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 > 第278集:高端民宿开业

第278集:高端民宿开业

过天晴时,楼顶露台的日落值得一看。"傍晚雨停时,他在露台遇见那位客人,对方举着酒杯说:"你们处理问题的速度,比我公司的技术部还快。"

入夜后的篝火晚会设在沙滩专属区域。老画家借着篝火的光给渔民画像,香港大亨正和海钓归来的客人讨论渔获大小,林晚则在给几位女士讲解如何用新鲜椰壳做手工艺品。陈默站在远处看着这一切,手机震动起来,是莫干山老宅的管家发来的照片——那里的玉兰花正开得热闹。

四、口碑生长

开业第十天,陈默在后台看到了第一条第三方平台评论。那位匿名用户用英文写道:"管家会记得你喜欢的茶温,泳池换水时会提前询问是否需要换房,连沙滩拖鞋都分了防滑和日常两款。"评论末尾附了张日出时分的泳池照片,水面倒影里有半轮残月。

更意外的收获来自一位好莱坞导演。他原本只是来三亚取景,被朋友带来住了两晚后,临时决定把电影里一场度假戏改在这里拍摄。当剧组的灯光架在椰林里时,陈默特意让厨房准备了海南特色的清补凉,用冰镇过的椰壳当碗,剧组人员捧着椰壳吸溜着吃时,导演笑着说:"这道具都不用额外准备了。"

一个月后,携程高端频道的数据显示,"云端之地"的复购率达到了惊人的37%。有位北京客人甚至提前预定了明年春节的套房,理由是"想在私人泳池边放烟花"。陈默让设计师在庭院里加了几个隐蔽的烟花燃放点,又联系了当地的烟花厂定制了低烟环保的烟花。

那天下午,林晚拿着一份报表走进办公室:"我们的会员体系已经有200人了,其中有15位是主动推荐三位以上朋友入住的。"她指着报表上的名字,"这位新加坡的客人说,想把公司年会放在这里举办。"

陈默看向窗外,一群白鹭正从海面掠过。他想起刚拿下这块地时,地质专家说这里的珊瑚礁需要特别保护。现在每个客房的浴室里,都放着一本关于珊瑚保护的小册子,扉页上印着他的笔迹:"我们只是这片海的过客。"

五、云端之下

开业第三个月,陈默接到了一个特殊的预约。某国际组织想在这里举办一场关于海洋保护的闭门会议,参会的有各国环保专家和企业家。他立刻让人把最大的会议室改造成了"海洋主题"——墙面投影循环播放珊瑚生长的延时摄影,桌上的摆件都是员工潜水时捡的漂流瓶改造的。

会议间隙,那位曾经投诉渗水的互联网新贵找到陈默,递给他一份文件:"我投资了一家海洋科技公司,他们研发的珊瑚礁修复技术很适合这里,要不要合作试试?"陈默看着文件上的技术参数,忽然想起开业那天暴雨后,他在沙滩上捡的那块被冲上岸的珊瑚碎片。

那天傍晚,陈默带着专家们去看民宿自己的珊瑚保育区。员工们用废旧渔网制作的人工礁体上,已经附着了不少新生的珊瑚虫。老画家不知何时也跟了过来,他支起画板,把夕阳下的保育区、讨论着的专家们、正在给珊瑚测量生长数据的员工,都画进了画里。

"小陈,你看这画面。"老画家指着画布,"商业和自然,原来能这么融洽。"陈默望着远处渐次亮起的渔火,想起刚做新能源二手车时,他总觉得商业就是一场征服。而现在,他更愿意相信,真正的商业智慧,是像珊瑚礁一样——在守护中生长,在共生中共存。

三个月后的行业颁奖礼上,"云端之地"获得年度最佳高端民宿奖。陈默在领奖台上说:"最好的奢华,是让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觉得自己是这片海的主人,而非过客。"台下掌声雷动时,他的手机收到一条信息,是林晚发来的:"莫干山老宅的玉兰花又开了,客人说想看看三亚的凤凰木。"

他抬头看向会场外的夜空,忽然觉得那些闪烁的霓虹,竟和三亚夜空的星轨有几分相似。原来无论身处何地,真正的云端,永远在脚下的土地与心中的远方之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