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
我还以为您跟陆爷爷一样,是退休老兵呢!”
“你这小丫头,说的不错,我以前确实跟你爷爷是战友。”
白敬国没有明着回答她,可能是怕她借此机会攀关系想走后门,周余缈也不揪着不放。
“你说你想考农科大?那爷爷来考考你。”
周余缈有些紧张,不过面上还算镇定。
“好。”
白敬国把筷子往碗沿一放,眯着眼问:“南方种水稻,早稻啥时候插秧最合适?”
这个问题很简单,他们前不久才插过秧,“一般三月播种,四月插秧,不过得看天气,要是倒春寒就得往后拖,我们老家都是清明前后下秧。”
“嘿,不错,看样子是真下过地的!”
白敬国乐了,又问,“那稻田里长了杂草咋办?总不能弯腰一棵一棵拔吧?”
“那个白爷爷,容许我打断一下,您说的稻田是下过秧还是没有?”
“没下过跟下过有什么区别?”
“周余缈放下筷子,手比划着,“没下过秧的。可以用‘耘田耙’,就是带齿的木耙子,踩进泥里往前推,杂草就被翻到泥底下了。
要是下了秧,长了稗草,稗草长得像稻子差不多很难认,那就只能一颗颗拔了。
还有一个更快的方法,就是选一个晴天打除草剂。”
她说着偷偷看白敬国的脸色,见他听得点头,才松了口气。
好在这问题系统都问过。
“南方雨水多,稻田咋排水?”白敬国又追问。
“一般田埂比田面高出不少!下雨了水漫不过来,容易积水,我们可以在田角挖个几个‘渗水沟以便排水。’”
“不错不错。现在好多年轻人进城了,田里的活儿都忘光了。你这丫头肯学这些,不容易。”
“种玉米,行距该留多宽?”
这个她真不知道,只能求助系统,好在它这次很给力。
周余缈轻咳一声,“种玉米行距通常留50-70厘米,具体可根据品种、南北区域及土壤肥力,按植株紧凑或松散、北方宽南方窄、肥地密瘦地疏的原则调整。”
她话音刚落,白敬国一掌“啪”地桌子上,将几人吓了一跳。
“嗬!还知道分品种。”
白敬国往前凑了凑,“那播小麦前,地里撒多少斤磷肥合适?”
“要看土壤肥力。”
周余缈掰着手指头算,“砂土地每亩施过磷酸钙差不多30斤,黏土得加到40斤。”
白敬国的老花镜滑到了鼻梁上,眼神亮得吓人。
“行啊丫头!”白敬国突然一拍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