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海棠邻月惊年少 > 国子监二

国子监二

两个晚上才讲完。

第三天,有的人开始慌了,因为他们这一天只吃了一块馍,不敢多吃,怕还有明天、后天,可晚上大家坐在篝火旁的时候,还是缠着周邻河讲起了故事,《西游记》讲完了,他在想讲《三国演义》还是《水浒传》,《三国演义》三国之争,这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毕竟还有皇子在侧旁听,太过忌讳,他怕不该讲,《水浒传》又太过血性,官逼民反,草菅人命,这也不好说…特别是郑栩面前,怕被扣帽子。

纠结半天,他还是先讲了《三国演义》。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幽州太守刘焉张榜招兵,刘备,关羽,张飞皆去看榜,三人萍水相逢,皆叹家国沉浮,愿为国出力,以效万民,三人志同道合,遂一见如故,后至桃花林饮酒,酒过三巡,三人惺惺相惜,便对天明誓,结拜为异性三兄弟。此为桃园三结义…”

……

“足智多谋者论诸葛,忠义勇猛者论关羽,关羽敬效刘皇叔,一腔热血洒蜀地,刮骨疗伤不声不响,擒于曹操亦不降,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无敌,无人不惊叹关公之骁勇,令曹操都折服,金银财宝,美人名利,一心想收为己用,奈何关羽忠心不二,誓死不降。”

“诸葛先生足智多谋,乃当世天妒之才,其锦囊妙计,助蜀中联吴抗曹,后立蜀中之局。”

“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才请得诸葛先生出山,出隆中往新野,此后诸葛先生为蜀汉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今之世,岂有诸葛先生之谋士?”

“我倒是有闻周将军麾下有一谋士,随将军征战在外,善智多谋。”

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这么说的,反正周邻河只是挑眉没有回答他。

“诸葛先生何许人也?”

“先生为诸葛亮又字孔明,乃南阳隆中隐居士,后随刘皇叔征伐天下,封侯拜相。”

诸葛孔明,孔明…周邻河突然思绪凝固,孔明二字醍醐灌顶,孔明啊,孔明灯啊!

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困于平阳,就是靠的孔明灯传讯,才死里逃生。

孔明灯啊,他不是会做灯吗,这不就是自救嘛。

他蓦然捶腿而起,二话不说,捞起地上的火柴就出了门。

李文意喊了他一声,只是周邻河没有回答,不知道听没听见。别人自以为他是如厕得急,也就没有多问。

郑炤看着东倒西歪靠着火堆取暖的人,最后也拾了根火柴跟了出去。

他寻着火光找到了周邻河,他正在小心翼翼的撕着窗户纸。

也不知道他这么晚了撕窗户纸干嘛。

“你这是做什么?想写字了?”

“你莫不是要写信求救吧,别傻了,能传讯出去也不至于被困这么几天。”

郑炤自以为他是要自救,叫他不要白费力气了。

周邻河可不是在白费力气,他是有十足的把握才会这么做的。

幸亏他会做灯笼,不然,他还没有这个能自救的办法。

过了好一会儿,火柴都快要熄灭了,他才完整的撕下一张纸来,小心翼翼的折好,揣进怀里,然后带着郑炤回去。

里面的人都已经沉沉睡去,这几日的不安,大家也是夜不能寐,这么挺着也挺不了多久。

他们把火柴丢进火堆里,火势更旺盛了一些,最后在靠近火堆的干草中躺下去,心满意足的酣睡。

第二日天一亮,郑栩就带着人出去寻找出路,周邻河跟了过去,走到竹林时找郑栩要了匕首。

这把匕首,他也是最近才发现的,他和郑栩住在一个屋檐下,都没有发现他随身携带了匕首,也是这几日,晚上守夜时,他看见郑栩拿出匕首防身。看见匕首的那刻他才后怕起来,郑栩那么恨他,居然没有暗中要了他的小命。

周邻河借了郑栩的匕首来就去伐起了竹子,看得郑栩一阵欲言又止。

郑栩宝贝着这匕首呢,尽管拿出来防身却一次没有用过,没想到给周邻河拿去砍起了竹子。

周邻河拖着竹子回去,别人只当他玩心大发。

周家的出身早就传遍了京城世家大族的耳里,皆对他们的出身嗤之以鼻,却奈何不得周家的年轻人争气,几经就平步青云,飞黄腾达,更甚那些已经落败的百年大族。

“你这是做什么?”李文意也是好奇,但看着周邻河熟练的剔竹枝破竹,也渐渐的没了声音。

周邻河花了半天的时间才完成一盏孔明灯,此刻的他尤为感激会篾匠的祖父,传了手艺给爹,又惠了自己。

他看着初具雏形的孔明灯,心里满怀期待。

终于到了他崭露头角一鸣惊人大展身手的时候了,他要像一个盖世英雄一般拯救所有人,让他们为自己的聪明绝顶所折服。他做为跨越两个世界的古今结合体,理当要在这个世界留下自己的功绩,扬名立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