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相比,优势在哪里?"
苏晓峰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很快坦诚道:"我们原来的方案更保守,侧重维护现有客群。苏晓的方案虽然风险高,但确实抓住了市场趋势,而且把苏氏的工艺优势和新技术结合得很好。"
会议结束前,苏明远做总结发言。他没有直接评价苏晓的方案,而是说起了另一件事:"你们曾祖父去世前,留给我一本记账本,里面除了收支明细,还有他对每个客户的观察记录——'李太太喜欢湖蓝色,张老板家的窗帘要遮光性好'。做企业,说到底是做人的生意,要能听见市场的声音,尤其是那些还没被满足的声音。"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苏晓身上,停顿了几秒:"苏晓的方案,我和你大伯会让战略部做进一步论证。但更重要的是,她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的视角——不是简单地继承,而是用新的语言,讲述老的故事。"
,!
第五章 嫩芽根系的隐秘生长
散会后,苏晓回到自己的工位,手心还残留着刚才发言时的微汗。她打开邮箱,里面躺着凌晨三点发出的最后一封调研邮件回复——来自一位面料工程学教授,详细解答了她关于3d打印与传统织造结合的技术难点。
抽屉深处,藏着一本厚厚的剪报本,从初中开始,她就习惯收集财经新闻和商业案例。高三那年,她偷偷参加了全国中学生商业模拟挑战赛,用一份"校园二手书循环系统"的方案拿到冠军,却直到上大学才敢告诉父亲。在国外读管理学时,她选修了所有与制造业相关的课程,毕业论文写的就是"传统工艺在数字化时代的传承路径"。
"想什么呢?"苏明远的声音再次响起,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战略部刚才初步评估了你的方案,有几个数据需要再确认一下。"他没有坐在办公桌后的主位,而是拉了把椅子坐在苏晓对面,像同事一样讨论起细节。
阳光斜照进来,在文件上投下窗棂的影子。苏晓忽然发现,父亲鬓角的白发比上次见面时又多了些。她想起小时候,父亲总是很晚回家,身上带着淡淡的布料染料味,却总会在睡前给她讲商业故事——那些故事里,有冒险,有智慧,也有坚守。
"爸,"苏晓递过修正后的报表,"其实这个方案我想了很久,从您上次带我们参观老厂房开始......"她没说出口的是,当看到老工匠们用传统技法编织纹样时,她就在想,如何让这些精湛技艺被更多年轻人看见。
苏明远接过报表,目光在女儿专注的侧脸上停留了片刻。他想起苏晓刚出生时,自己在产房外发誓要给她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却没想到女儿最终还是选择了这条充满挑战的商业之路。但此刻,看着她眼中燃烧的热情,他突然明白,有些基因的传承,从来不是刻意的灌输,而是如同种子遇见合适的土壤,自然而然地破土而出。
"去忙吧,"苏明远站起身,轻轻拍了拍女儿的肩膀,"记住,商业不是冰冷的数字,是无数人的需求和期待。你的方案里,这点做得很好。"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带上。苏晓打开电脑,屏幕上跳出新的市场数据推送。她微笑着点开,指尖在键盘上飞舞,仿佛能听见那些沉睡在老照片里的商业基因,正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发出新芽破土的细微声响。而在会议室的另一端,苏明远和苏明辉站在巨大的企业愿景板前。
"哥,"苏明辉指着愿景板上"传承与创新"的字样,"看来我们可以开始准备下一阶段的培养计划了。"
苏明远望着窗外鳞次栉比的高楼,点点头,眼角的皱纹里盛满了欣慰:"是啊,传承的希望,已经发芽了。"夕阳的金辉洒在他们身上,将两代人的身影,共同印刻在苏氏集团未来的蓝图上。
喜欢大民富商苏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