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的帽子扣得久了,皇帝未必还会信任,自绝于百姓,自绝于帝王的官员是活不久的。
不过,报纸不能掌握在一个人的手里,迟晚的打算是,娱乐报纸掌握在自己手里,大周国家实事掌握在内阁手里。
古代有邸报主要是负责给各地传达消息的,还有小报,这个属于私人的,主要是朝廷没有公开的朝廷政事,小报的传播不够广,也没有人敢大量印。
还有京报,就是从内阁抄录的谕旨,各种奏疏以及官员任免的消息,这个是可以公开售卖的。
等于说,邸报是传达给各地官员的报纸,小报是批判以及内探的小道消息,京报是公开发售的。
三种报刊形式,是大周最流行,但比较小众,以及传播不够广。
因此,办报纸是有先例的,算不得大逆不道,但肯定会有人反对,只要过了皇帝那关,都不算事。
迟晚打算办一个全国发售的报纸,不仅是抄录那些能公开的内容,只要有时事消息,需要有批判性的内容,绝不能是以前的办报形式。
要不是看到了京报,她都没有想到办报的方式。
并且为了每一个人都知道报纸的内容,还要开一个茶馆,让说书人早中晚的念报纸上的内容,茶馆可以不赚钱,不喝茶能进去听,但只有大通座,喝茶的人有好座位,按茶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