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她为教育做了不少的事情,也为天下学子做了不少事情。,看~书¨君′ `已_发?布~醉.薪·璋^結′
有书读,能保证科举公平,单这两件事,就足够让天下学子记她一辈子了。
在得知她要上战场后,不少学子都开始请命。
因为春闱的原因, 大周的部分举人聚集在了京都。
可能有一部分人在得知北宁大军攻打过来时,选择了不来春闱, 但更多的人还是选择来了京都。
苦读那么多年, 可不只是十年,有的人三五岁就启蒙, 然后开始读书,聪明的孩子,十八岁之前能考上童生, 二十岁出头考上秀才,再过三年考举人,最后考进士。
这还是聪明的,还有一部分人,可能一辈子考不上秀才举人,这就是穷酸秀才名号的由来。
当然,这个世上也有天才,十二岁的秀才,十六岁的举人,二十岁的进士。
但天才总是少数,多的是读二十年书,只为了临门一脚的。
他们怎么能放弃春闱,也不可能放弃春闱。
可是在家国存亡之秋,里面很多人都愿意上战场,这样的一群人,到了官场后,却会被污染。*萝*拉_暁?说- /追^蕞~新~蟑\洁/
迟晚听着外面的声音,用肩膀撞了一下虞九舟,“没想到我的名声这么好。”
虞九舟无奈白了她一眼,这人撞得她都晃悠了一下,“你可是学子们眼中的圣人。”
“有这么夸张?”圣人不至于吧。
虞九舟轻哼一声,“怎么不算?历史上那么多次科举,有几次完全公平公正的?”
她做的事情可不只是这些。
总之,迟晚做的这么多事情,学子们是受益的一方。
迟晚始终认为,教育,经济,科技一同发展,才能带领大周走向不同的封建帝制道路。
孩子们都能接受教育,拥有绝对公平的考核,经济发展能让天下人吃饱饭,科技同样是让天下人吃饱饭,科技包括农业,自然也包括军事上,大周必须有足够强的军队。
不然就会像宋朝那样,有钱,科举算得上公平,但对外没有尊严。
算起来,她的到来,让大周的这些事情发展得很好。
教育有办校,打下书籍价格,保证科举公平等。+求/书-帮^ .哽!芯.最*筷~
经济上,她弄出了那么多新鲜事物,长公主府一年收入几千万两,堪比大周国库收入,要是她们想,甚至还能更高。
还有更多赚钱的方案,得是皇帝做决定,等圣元帝死了之后才行。
至于科技,炼钢,火铳,火炮,还有对农业发展有用的等等。
如果不是迟晚,那大周的这些,还不知道要发展多久才能制作出来呢,也有可能等大周被灭了,新的朝代才能发现制作。
还练出来了一支勇往直前的军队。
不知不觉中,迟晚对大周的影响是各方各面的。
她还做了很多事情,不说整个大周,至少京都受到了她的影响,长公主府更是因为她焕然一新。
不过,迟晚好像没有发现,自己给大周带来了多大的变化。
虞九舟伸手在她脑袋上敲了一下,“你不去劝劝他们吗?”
“当然要去。”
迟晚顺手捏了一把虞九舟的脸颊,算是为自己头被敲报仇了。
“坏东西。”虞九舟哼了哼,跟着她往门外走去。
迟晚露面就行了,她会在后面看着。
果然,迟晚是有办法的,几句话就劝住了外面的学子们。
“打仗的事该由将士们,由我这个京营指挥使来做,你们要做的是准备好春闱,考上了进士,我会准备一场考试,对军事感兴趣的人,可以入职军中,做一个儒将。”
当然了,迟晚不认为有太多人会参加这个考核。
在文官地位更高的现在,很少有人会去做武官。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进士去做武官,可能是仕途不顺转过去的,也可能是突然某一日在军事上大展宏图,升得飞快。
其实大周的部分军队,也是在文官手里的。
但掌控军队,跟做武官,那是不一样的。
要是真有人愿意在考中进士后,还想去做武官,她不介意给一个机会。
另外,迟晚还说了一些话,让学子们心里憋着一股气。
他们不由得在想,为什么大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