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是丹书铁券,反正就是免死的, 这何尝不是在向天下宣布, 明是承接唐宋正统。
正统在历朝历代都很重要,哪怕是开国皇帝都要以此来证明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和延续性。
宝安王此举, 把自己推向了乱臣贼子的道路上。
大周虽有了灭国气象,但虞九舟的出现,给大周带来了中兴的希望。
每个朝代统治了二三百年, 肯定是有一批忠诚的护卫的。
唐末再奏秦王破阵乐,为唐续命三十年,宋末陆秀夫带小皇帝跳海,他们的身后,有无数忠臣义士跟着跳海,给受尽屈辱的南宋一个体面的退场方式,明朝就更不用说了,灭亡之后,复明从未终止。
大周同样,有一批绝对忠诚大周的人。
他们无所谓谁做皇帝,只要是大周正统就行,前提是正统,合法的继承者,宝安王此举直接把自己的合法性给玩没了。
在皇帝要去江宁前,迟晚跟虞九舟就想过了所有可能。
无非是宝安王想趁机控制住圣元帝,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他是重生的,肯定知道圣元帝快死了,所以他想让圣元帝在快死的时候,能立诏把皇位传给他,到时候不管虞九舟这边同不同意,他都是皇帝,至少是正统。
哪怕虞九舟说他的继位诏书是假的,那也是口说无凭,况且他的诏书本来就是真的,他有无数的办法让圣元帝写下诏书,虞九舟承认他,那就皆大欢喜,不承认他,双方呈南北对立之势,后面谁能做大周的主,统一大周,就各看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