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心理疾病叫战后心理创伤,需要心理医生来治疗。¨5-s-c!w¢.¢c\o~m/
大周可没有心理医生,但对很多将士来说,家就是治愈心理创伤最好的地方。
距离家越近,大家脸上的笑容就越多。
可真的马上要到京都后,许多人就笑不出来了,有的人是近乡情怯,有的人是不知道该怎么跟战友的家人交代。
京营里面的人在一起太久了,很多人家庭之间都是互相认识的。
他们害怕战友的家人问自己:
“阿郎呢?”
“我郎君呢?”
“叔,我父亲,母亲呢?”
仅是想想,大家的心情就开心不起来了。
直到回到京营驻地,迟晚站在校场上说了一些话,其中一段话是,“牺牲的将士们,抚恤金三倍,其孩子,可免费入学京学,其配偶可优先安排工作。”
这些钱肯定不是户部出,而是迟晚自己出,京学是从小学到大学,她本来想给大学起名北大清华的,结果被虞九舟阻止了。
京都的学校,还是叫京学的好。¨丸,夲?神*栈· +嶵?芯/璋′截-更\薪·快!
以后圣京一小,二小……一中,二中等,学校会越办越多的。
少量办学,朝堂不会有意见,大量办学肯定会遭到阻止。
有一句话是什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百姓知道得越多,就越不好管理。
迟晚跟虞九舟都不这么认为,大量百姓接受教育,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人才,对大周的发展就会越来越好。
但世家门阀肯定不乐意,他们不想让普通百姓接受更多的教育,知道得更多,就是害怕动摇自身的地位。
朝堂百官多数出自门阀,可他们才多少人,全天下百姓有多少人,就算只是万分之一的机率入朝为官,那他们就无法对天下官位进行垄断了。
出身寒门,至少也是门阀世家的人,只是祖上富过,现在落魄了,可就算再落魄,也比那群泥腿子强。
要是泥腿子的孩子也能做官了,这些人会自觉抱团,对门阀世家进行冲击。
所以迟晚以收留牺牲将士子女的名义,开展办学,给门阀世家一个错觉,觉得她只是做善事,并不是为了争权夺利。~如~雯!徃_ -嶵-辛+漳+劫?庚-欣¢快.
事实上,这是一举两得,可以给牺牲将士子女一个接受教育的机会,也可以在多年后,消除门阀世家的隐患。
对于将士们来说,他们没有想到这么多,只知道,他们能给战友家人一个交代了。
迟晚在京营说完之后,很多将士高呼,“指挥使大人无敌!”
他们倒是想喊万岁,可不想给指挥使大人带来非议。
要知道,指挥使大人的孩子是皇太孙,按理说马上是新帝了,不知道为什么,皇帝死了两个月了,新帝还没有登基,一时间人心惶惶。
不过也有太子守孝三个月再登基的例子,暂时不少人只把某些想法压在了心里。
迟晚在京营待了三天,次日一早带着皇城司锦衣,快马加鞭返回京都。
得到消息的虞九舟,派出百官亲迎。
为首的人自然是首辅高正,此举给足了迟晚面子,也让众人知道,长公主跟驸马的关系是真好,不是假装的。
首辅率领百官亲迎,大周史上除了迎接皇帝,还真没有几次。
实际上虞九舟是想自己来的,但是她担心自己控制不住思念,会当众失态,便让高正来了。
同时也让高正带来了圣旨,上面盖了玉玺。
高正先率领百官朝迟晚行礼,“臣等恭迎驸马得胜归来。”
迟晚点头,简单地说了两句,便没有多说了,她此时着急想见虞九舟,没有心思寒暄。
哪知高正又拿出了圣旨,“驸马迟晚接旨。”
迟晚疑惑,有什么旨意要现在宣读,耽误时间,等她跟虞九舟好好温存过后再宣读多好,主要是她想不出来圣旨内容是什么。
她现在高官厚禄,难道还有什么更大的奖赏吗?
疑惑归疑惑,但旨意是虞九舟下的,毕竟宝安王那个伪帝的圣旨下不到这里来。
既然是虞九舟的旨意,她肯定听从。
紧接着高正打开了圣旨,一如既往,前面一大串夸奖的话,然后肯定她此次御敌的功劳,最后才说重点,“封迟晚为秦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