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部升级为保安旅后,能更好地维护地方治安,保护百姓和商户的安全。我们可以在徐州周边设立巡逻点,打击土匪和日军探子,为商会的生意保驾护航。”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份计划书,上面详细规划了保护商路的方案:“您看,我们可以在几条主要商道上设置哨卡,安排士兵巡逻。遇到危险,第一时间支援。而且,我们兵工厂生产的武器,也可以优先供给商会的护卫队,增强你们的自卫能力。”
王鸿儒听后,频频点头:“杜团长有此决心,实乃百姓之福。这些日子,商户们被土匪骚扰得苦不堪言,货物运输也担惊受怕。若真能如你所说,商会定会支持你的提议,我也会在其他商户中为你美言几句。”杜承渊大喜过望,连声道谢。
接下来的两天,杜承渊的足迹遍布徐州城的大街小巷。他拜访了退休的老将军、教育界的知名人士、以及其他有影响力的乡绅。每到一处,他都真诚地讲述部队的情况和升级的意义,展示部队的实力和成果。
在拜访退休老将军李长庚时,杜承渊详细汇报了部队在寇楼村保卫战中的英勇表现。李长庚曾是北伐名将,虽己年迈,但依然心系国家。他坐在藤椅上,听着杜承渊的讲述,不时激动地拍着大腿:“好!好!后生可畏!想当年,我们也是这样和敌人拼杀。你这支部队有血性,有谋略,我会给司令写信,支持你部升级。”
经过一番努力,杜承渊获得了众多政要和乡绅的支持。一封封推荐信和支持信,如雪花般飞向徐州守备司令部。当他再次来到司令部时,司令看着桌上厚厚的信件和报告,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杜承渊,鉴于你部的实力和各方的支持,我决定将你部升级为地方保安旅。但丑话说在前头,这是信任,也是责任。你要好好干,别让大家失望。”司令严肃地说道。
杜承渊心中激动万分,大声说道:“卑职定当竭尽全力,保家卫国,不负司令和各位长官的信任!”
回到郑集镇,杜承渊立刻召集部队宣布这个好消息。操场上,数千名士兵整齐列队,军旗猎猎作响。“兄弟们!”杜承渊站在高台上,声音洪亮而坚定,“从即日起,我们正式升级为地方保安旅!这是荣誉,更是责任!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多杀鬼子,保卫家园!”
士兵们听后,群情激昂,“保卫家园,杀鬼子!”的口号声震云霄,响彻整个郑集镇。杜承渊看着眼前士气高昂的士兵,心中充满了自豪与坚定。
随后,杜承渊开始着手对部队进行整编。他将原有的部队重新规划,设立旅部,下辖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和一个独立营,还增设了参谋部、后勤部、政治部等部门。旅部大楼内,参谋们忙着绘制新的军事地图,制定训练计划;后勤部的士兵们清点物资,调配装备;政治部则开始筹备宣传工作,鼓舞士气。
他任命陈铁成为参谋长,协助自己处理军务。陈铁成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作战经验丰富,对杜承渊忠心耿耿。“铁成,以后旅里的军事谋划就靠你了。”杜承渊拍着他的肩膀说道。陈铁成立正敬礼:“团长,不,旅长!您放心,我一定尽心尽力!”
王虎担任步兵团团长,负责前线作战指挥。这个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得知任命后,激动得热泪盈眶:“旅长,我这条命都是您给的,以后上刀山下火海,我绝不皱一下眉头!”
陆明远则负责后勤部,统筹物资生产和供应。他的实验室也得到了扩建,新的实验设备不断从系统中兑换出来。“明远,兵工厂和物资供应就全靠你了。”杜承渊说道。陆明远推了推眼镜,自信地说:“旅长放心,我一定让咱们的部队装备比鬼子的还要好!”
在系统中,杜承渊花费大量余额,为部队兑换了更多先进的武器装备。崭新的装甲车缓缓驶入军营,重型火炮在炮兵阵地一字排开,士兵们的手中也换上了性能更好的步枪。同时,他还兑换了一批军事教材和训练器材,进一步提升部队的战斗力。
系统界面的数据不断变化:
当前时间:23:59:00
余额:256,570元
每日收益:每秒8元
部队构成:系统士兵3300人,本土士兵6000人(新增200人),德械军官80人(新增20人),技术人员150人(新增20人),战场老兵70人(新增10人)
部队编制:地方保安旅(下辖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1个独立营),设有参谋部、后勤部、政治部等部门
重要行动:成功将部队升级为地方保安旅;完成部队整编;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