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着当天的战斗。他们的脸上虽然带着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战斗的坚定。
"报告司令,今日推进区域纳入控制范围!"参谋递来的地图上,红色标注的占领区己扩展至1200平方公里,控制人口增加至4.1万。杜承渊在作战日志上快速记录:本日战斗消耗弹药约为库存的23%,伤亡新增780人,但成功缴获澳军坦克9辆、卡车47辆、各类火炮12门。这些缴获的装备不仅充实了联军的实力,还能通过系统折算成积分,为后续战斗提供更多资源。
系统面板在视网膜上闪烁,经过一天激战,每日积分收益跃升至47.6万,而总控制面积己突破1450平方公里,工业产值占比提升至东南亚的68.7%。从穿越时的8890万积分起步,到如今在澳大利亚北部的高歌猛进,每一场战斗、每一次决策,都在重塑着积分与战局的平衡。
杜承渊深知,前方的凯瑟琳镇才是真正的考验。那里的澳军必然会拼死抵抗,而他手中的积分也在不断消耗,必须谨慎规划每一次资源的使用。但他的嘴角不自觉上扬,眼神中透着自信与坚毅——这场跨海突袭的前两幕己完美落幕,而接下来的凯瑟琳镇攻坚战,将是南洋联军在南十字星下,对敌人心脏地带的致命叩击,也是他继续用积分书写传奇的新起点。′6?邀~墈,书!枉? ^已¢发?布?罪*薪+漳¢截~他相信,凭借着联军的勇气和智慧,以及合理运用系统资源,一定能够突破凯瑟琳镇的防线,在澳大利亚北部站稳脚跟,进一步扩大战果 。
五、星罗棋布:南太平洋群岛的多点突袭(1944年9月15日 - 9月21日)
杜承渊摩挲着作战地图上泛白的指痕,系统面板的蓝光在营帐内摇曳。自穿越以来累计消耗8715万积分,剩余8075万积分的数字让他的瞳孔微微收缩——这既是资本,也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兑换三个标准步兵师,装备按日军甲级师团规格配置。”他对着虚空下达指令,视网膜上瞬间弹出消耗清单:300万积分如流水般消逝,余额降至7775万。
电讯员匆匆送来情报时,杜承渊正盯着新几内亚岛的等高线。盟军在拉包尔的防线固若金汤,但岛屿东北侧的布干维尔岛仅有澳军一个守备营驻守。“让新编第17、18师执行‘珊瑚行动’,目标布干维尔岛;第19师突袭所罗门群岛的布卡岛。”他的手指划过地图上星罗棋布的岛屿,“告诉他们,每座灯塔、每处港口都是战略支点。”
9月16日清晨,三艘改装的荷兰邮轮载着1.8万名士兵驶出泗水港。这些新兵装备着系统兑换的三八式步枪、九二式重机枪,腰间的九七式手雷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杜承渊特意从积分中划出50万,为部队配备了缴获自英军的Mk IV防毒面具——南太平洋的丛林中,疟疾与日军遗留的化学武器同样致命。
当布干维尔岛的守军发现联军舰队时,滩头阵地己被舰炮犁过三轮。第17师的士兵们踩着齐膝的泥浆冲锋,他们携带的竹制探雷器在红树林中发出清脆声响。澳军依托椰子树林构筑的防线在掷弹筒的轰击下土崩瓦解,而当日军样式的九二式重机枪喷出火舌时,防守的澳军士兵甚至误以为是友军倒戈。这场持续18小时的战斗,联军以400人伤亡代价占领全岛,系统显示控制面积3800平方公里,每日积分收益增至48.2万。
与此同时,布卡岛的战斗更具戏剧性。第19师的侦察兵伪装成当地渔民,用积分兑换的二战标准发报机传递情报。当夜幕降临时,他们悄然割断了澳军哨所的铁丝网,引导主力部队登岸。缴获的日军九七式坦克碾过木制栈桥的声响惊醒了沉睡的守军,但为时己晚。这场奇袭仅消耗20万积分的弹药,却为联军新增600平方公里控制区与一座天然良港。
而在澳大利亚战场,凯瑟琳镇的攻防战进入白热化。杜承渊将每日收益的半数投入前线,用120万积分兑换的150毫米榴弹炮在黎明前完成部署。当第一发炮弹精准命中澳军指挥部时,守军的抵抗意志开始动摇。七天内,联军推进60公里,占领凯瑟琳镇及其周边矿区,控制人口突破8万,工业产值占比提升至69.3%,每日积分收益飙升至49.5万。
9月21日深夜,杜承渊站在新占领的布干维尔岛灯塔下,望着海面上往来的运输船。系统面板显示总控制面积己达19850平方公里,而自穿越以来累计消耗9135万积分,剩余7775万积分。但他知道,更残酷的战斗还在前方——新几内亚岛的热带雨林中,日军精锐部队正在集结,而澳大利亚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