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变成一座坚固的钢铁要塞。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日本本土的防御远比硫磺岛更加坚固,而这座用积分与汗水浇筑的堡垒,将是南洋联军迈向最终胜利的重要一步。在微凉的海风中,杜承渊握紧了拳头,目光坚定地望向东方——那里,东京湾的波涛正在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70. 烈焰前奏:硫磺岛攻坚作战
第七节 厉兵秣马:剑指冲绳的战前整备
1944年10月30日,硫磺岛的海风裹挟着刺鼻的硝烟与混凝土粉尘,掠过新建的环形防御工事。杜承渊站在地下指挥部的战术沙盘前,作战靴碾过标注着冲绳岛坐标的地图投影,系统面板上4987万积分的数字在冷光灯下泛着幽蓝。三天前落成的前进基地此刻正吞吐着物资洪流,而他的目光早己穿透这片焦土,锁定在600海里外的琉球群岛。
"各单位注意,启动三级整备程序!"沙哑的指令通过战地广播响彻全岛。首先接受清点的是经历硫磺岛血战的部队:系统兑换的12个步兵师减员达28%,原本12000人的编制仅剩8640人;土著部队更惨烈,8000人参战者仅余3200人,绷带与血迹浸透了他们混杂着日式军装和传统服饰的衣衫。杜承渊的手指在系统面板上快速滑动,果断划拨350万积分——12000名身着崭新草绿色军装、手持三八式步枪的新兵即刻从系统空间传送至训练场,他们脖颈处的编号刺青泛着诡异红光,昭示着被系统强制植入的战斗本能。
对于土著部队,杜承渊采取"以战养战"策略。他消耗180万积分启动紧急招募令,在硫磺岛及周边岛屿的村落中征召15000名精壮青年。这些赤脚的渔民、猎户们换上缴获的日军军装,在老兵的嘶吼声中学习持枪姿势。更关键的是,系统兑换的500名军事教官携带九二式重机枪拆解模型,在火山岩搭建的临时课堂上,手把手教导他们如何在硝烟中快速更换枪管。
弹药库的补给工作堪称惊心动魄。杜承渊盯着物资清单上的天文数字:步枪子弹需补充800万发,九二式重机枪弹药20万箱,九七式手雷30000枚——这意味着420万积分的消耗。当确认指令下达的瞬间,地下仓库的神秘传送门轰然开启,印有"昭十七年"字样的木质弹药箱如瀑布般倾泻而出。搬运工人们在防毒面具后闷声嘶吼,将这些沉重的箱子码放成防御工事般的高墙,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火药味与松节油气息。
装备升级在多个战场同步展开。机械师们用150万积分兑换的美军发动机,将30辆九七式坦克的越野速度提升了30%,履带碾压过火山岩的声响愈发凌厉;医疗兵们背着80万积分换来的英军急救包穿梭在营地,磺胺药片与止血钳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最引人注目的是机场停机坪,200万积分兑换的P-40战斗机在螺旋桨的轰鸣中完成组装,地勤人员用粉笔在机身仓促画上鲨鱼嘴涂装,帆布蒙着的机腹下,挂载着从系统兑换的500磅航空炸弹。
夜幕降临时,硫磺岛呈现出诡异的繁忙景象。探照灯的光柱刺破云层,运输船的汽笛声与装卸货物的号子声此起彼伏。杜承渊站在新建的瞭望塔上,看着系统面板更新的数据:部队总兵力恢复至5.2万人,弹药储备可供两周高强度作战,而积分余额降至3937万。海风送来冲绳方向的气象预警,他握紧腰间的南部十西式手枪——这场用积分堆砌的跨海之战,即将在琉球群岛的珊瑚礁与峭壁间,掀起新一轮腥风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