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比、宛如铜墙铁壁的防线,防线中布满了纵横交错、深不见底的反坦克壕沟,这些壕沟就像大地之上触目惊心、张牙舞爪的伤疤,能够有效地阻挡敌方装甲部队的推进,让敌人的坦克陷入困境。还设置了密密麻麻、错综复杂的铁丝网,宛如狰狞恐怖、令人望而生畏的荆棘,给试图接近的敌人带来极大的阻碍,延缓敌人的进攻速度。此外,还有星罗棋布、隐藏在各个角落的碉堡,这些碉堡仿佛一只只隐藏在暗处、虎视眈眈的巨兽,随时准备喷吐出致命的火力,对敌人进行无情的打击。
同时,苏联空军在海参崴附近机场紧急部署 I - 16 战斗机和 SB - 2 轰炸机。I - 16 战斗机以其良好的低空机动性而著称,在低空作战中如鱼得水,能够灵活地穿梭于敌方战机之间,给予敌人出其不意的攻击。SB - 2 轰炸机则具备一定的载弹量和航程,能够对敌方目标进行远距离轰炸,对敌方的军事设施、部队集结地等造成重大破坏。飞行员们严阵以待,他们身着飞行服,头戴飞行帽,眼神中透露出警惕与坚毅,时刻准备升空迎击中国空军的来袭,保卫海参崴的天空,守护苏联在远东的重要据点。海军方面,苏联太平洋舰队主力舰艇如临大敌,纷纷紧急回防海参崴。“基洛夫”级巡洋舰作为舰队的核心力量,装备强大舰炮和鱼雷发射装置,犹如海上的霸主,具有强大的火力和坚固的防护能力。它的舰炮能够对远距离的敌方舰艇进行精确打击,鱼雷则是其隐藏的致命武器,随时准备给予敌人重创。“列宁格勒”级驱逐舰负责护航,它们如忠诚的卫士般紧紧围绕在巡洋舰周围,具备一定的防空和反舰能力,与巡洋舰共同组成严密、坚固的海上防御圈,如同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守护着海参崴的海域安全,抵御来自中国海军的攻击。
三、激战爆发,海参崴烽火连天
随着双方军事力量在海参崴及其周边集结完毕,一场惊心动魄、惨烈至极的战斗正式打响。
首先打响的是空战,这是一场天空中的生死角逐。中国空军第 6 航空师肩负重任,率先发动攻击。数十架“霍克”III 战斗机和“马丁”B - 10 轰炸机如离弦之箭,从不同方向呼啸着冲向海参崴,划破长空,气势磅礴。苏军防空警报凄厉响起,苏联空军的 I - 16 战斗机紧急升空迎战,一场激烈的空中混战瞬间爆发。
天空中,双方战机迅速缠斗在一起。“霍克”III 战斗机凭借灵活的机动性,在敌机群中穿梭自如。飞行员李大鹏驾驶战机,目光紧紧锁定一架苏军 I - 16 战斗机。他熟练地操纵着操纵杆,时而拉升,时而俯冲,与敌机展开周旋。找准时机后,他猛地按下射击按钮,机头的两挺机枪喷吐出火舌,子弹如雨点般射向敌机。敌机被击中,冒出黑烟,摇摇晃晃地向地面坠去。
然而,苏联空军也不甘示弱。他们的 I - 16 战斗机凭借良好的低空机动性,对中国战机展开反击。一架 I - 16 战斗机从侧方突袭李大鹏的战机,李大鹏敏锐地察觉到危险,迅速拉杆爬升,同时一个急转弯,巧妙地避开了敌机的攻击。随后,他顺势绕到敌机后方,再次开火,成功击中敌机。
在轰炸机方面,“马丁”B - 10 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护航下,朝着海参崴的军事目标飞去。苏军的高射炮不断向空中开火,炮弹在轰炸机周围爆炸,形成一朵朵黑色的烟团。但轰炸机飞行员毫不畏惧,继续坚定地向前飞行。当抵达目标上空时,投弹手果断按下投弹按钮,一枚枚炸弹呼啸着落下,精准地命中了苏军的机场跑道、弹药库等目标。一时间,地面上爆炸声连连,火光冲天。
与此同时,苏联的 SB - 2 轰炸机也在 I - 16 战斗机的护航下,试图对中国军队的集结地进行轰炸。中国空军的战斗机迅速迎上去,与护航的 I - 16 战斗机展开激烈空战,成功阻止了苏联轰炸机的袭击,使其不得不提前投下炸弹,大部分炸弹偏离目标,未能造成实质性伤害。
在激烈的空战中,不断有战机被击中坠落。天空中,螺旋桨飞机的轰鸣声、机枪的射击声、炸弹的爆炸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奏响了一曲惨烈的战争交响曲。双方飞行员都抱着视死如归的决心,在空中展开殊死搏斗,为了各自国家的荣誉和利益,不惜牺牲一切。这场空战,不仅是对双方飞行员技术和勇气的考验,更是决定着整个战局走向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空战进入白热化阶段,中国空军开始调整战术。“霍克”III 战斗机不再各自为战,而是组成紧密的编队,相互配合,利用编队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