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长?”
一团团长张猛从岩石后跳下,身后跟着二十多名战士。他们军装破烂,脸上满是硝烟痕迹,但眼神依然锐利。
“师座!”张猛快步上前敬礼,“收到您的命令后我们立刻改道,但还是遭遇了小股日军侦察队。被我们消灭了。”
杨刚拍了拍张猛的肩膀:“能及时撤离黑松林就好。樱弹部队不是我们能正面抗衡的。”他环视西周,“一团其他人呢?”
“他们在谷内山洞里面休息。”张猛指向山谷深处,“侦察兵报告道:山洞很宽可以容纳全部人马,而且有多个出口。”
杨刚点点头:“带路吧。二团断后,应该很快会跟上来。”
部队沿着狭窄的山路前行,两侧岩壁渐渐合拢,只留下一线天空。杨刚注意到岩壁上有人为开凿的凹槽和平台。理想的狙击点。
“这里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杨刚对身边的赵汉生说道,“如果日军追来,我们可以在这里设伏。”
赵汉生拄着临时制作的拐杖,虽然脸色苍白但精神状态尚好,回道:“师座,我的腿没事,还能战斗。”
杨刚正要回答,前方突然传来一声鸟鸣!不是自然鸟叫,而是模仿的联络信号。
侦察兵立刻回应了两声短促的口哨。前方树丛晃动,钻出三个身穿灰色军装的士兵,臂章上是新西军的标志。
为首的中年男子快步上前,镜片后的双眼炯炯有神,激动地说道:“杨师长,好久不见!”
杨刚眼前一亮,握住老周的手笑道:“老周,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老周笑了笑,露出一排整齐的牙齿:“我们接到地下党的情报,说你们可能向这个方向撤退。军部派我带路,接应你们去根据地。”
杨刚心中一块大石落地。有了新西军接应,伤员可以得到救治,部队也能获得补给和休整。
“老周,我们还有二团在后面断后...”杨刚话未说完,远处传来隐约的爆炸声。
老周神色一凛道:“小鬼子追来了。我留了两个侦察兵在谷口监视,他们会引导你们的二团。”他转向张猛道:“张团长,矿洞还有多远?”
张猛回道:“再走二十分钟就到了。”
老周点点头道:“好,我们先到矿洞安置伤员和主力。杨师长,我建议派一个小分队去接应二团。”
杨刚迅速做出决定道:“孙六,带上你的狙击队和侦察兵,去接应二团。记住,不要恋战,接到人就撤。”
孙六敬了个礼,带着五名狙击手跟随两名新西军侦察兵往回走。
部队继续前进,山路逐渐向下倾斜,最终通向一个隐蔽在山坳中的山洞入口。洞口被茂密的灌木半掩着,不走近很难发现。
“这里曾经是钨矿,”老周边走边解释,“抗战爆发后废弃了。我们新西军经常用它作为临时驻地,里面储存了一些粮食和药品。”
进入山洞,空间豁然开朗。洞顶有自然形成的通风口,阳光透过缝隙洒落,形成斑驳的光影。洞内己经有一些新西军战士在忙碌,搭建简易床铺和炊事区。
“杨师长,”老周指向洞内一角,“那里有我们的医疗点,可以让伤员先过去。”
杨刚安排赵汉生和其他伤员去接受治疗,然后召集张六等军官开会。
“老周,能介绍一下周边敌情吗?”杨刚摊开随身携带的半张地图。
老周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点:“日军在三十里外的柳镇设有据点,大约一个中队的兵力。樱弹部队确实己经到了黑松林,但奇怪的是,他们似乎没有继续追击的意思,而是在那里建立了某种实验室。”
杨刚皱眉道:“他们在做什么?”
老周摇摇头:“不清楚。我们的侦察员报告说,看到日军押送平民进入帐篷区,但没人出来过。”
杨刚和张六交换了一个忧虑的眼神。日军在中国战场上进行细菌战和毒气实验杨刚是知道的,如果樱弹部队就是负责这类特殊作战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