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时分,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皇城的琉璃瓦上。^y/u`e¨d+u.d^i?.~c-o~m?
兵部值房内,当值官员拆开那封八百里加急的密报时,手中的茶盏"啪"地掉在地上,溅湿了官袍下摆。
"叛军势大,黔南......黔南全境告急!"
消息如同野火般蔓延,不到半个时辰,满朝文武齐聚太极殿。
三皇子站在文官队列最前方,眼角余光扫向身后的心腹幕僚。
对方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这次叛乱,并非他们的手笔。
自从王潇横空出世,就暂时断了对叛军的资助,省得白白给对方增加军功。
老楚王被太监搀扶着坐上龙椅,枯瘦的手指紧紧攥着扶手,正当他忧心忡忡的说起该派谁去支援时,殿外又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陛下!紧急密报!"
老楚王扫过一眼,这是独属于自己的情报网发来的。
他拆开火漆,浑浊的眼睛扫过纸面,突然暴怒地将密报摔在地上:"好一个赫章!好一个连山奇!竟然胆敢如此欺朕!"
“明明是自己贻误军机,导致丢了大半个黔南行省,结果却来了个春秋笔法,硬生生变成抗击叛军的功臣了?”
西皇子心头一颤。/嗖?艘-小/税¢蛧/ ·追?蕞_歆`璋*結*
这两人是他安插在黔南的重要棋子,绝不能有失。
思索片刻后,他不得己硬着头皮出列:"父皇息怒,赫巡抚他们主政多年尽心尽力,一时不查这才......"
"闭嘴!"
老楚王再次剧烈咳嗽起来,伸手枯瘦的手指怒骂道,"丢了大半个行省不说,还敢欺瞒朕!百年之后,寡人哪里还有脸去面对列祖列宗!”
“若不是王潇......"
提到王潇,他的神色缓和了些。
据可靠情报,这个年轻人在当地官场上很不受同僚待见。
因此赫章密报里关于他的战绩,反倒成了此时最可信的。
于是片刻后他猛地拍案:
"传旨!赫章、连山奇昏庸无能,革职查办,押回京城问罪!王潇暂代黔南都指挥使,统领全省军务!另派兵部左侍郎周朝安为黔南巡抚......"
话音未落,朝堂顿时炸开了锅。
"父皇三思啊!"三皇子一个箭步冲出来,"王潇年龄不过二十出头,怎能担此大任?"
西皇子也急忙附和:"一省军政非同小可,况且此人生有鹰视狼顾之相,儿臣担心......"
六部尚书罕见地齐齐出列劝阻。*天*禧¢晓!税.网^ _已·发¢布+罪^歆+漳′结/
吏部尚书跪地叩首:"陛下,王潇资历尚浅,恐难服众啊!"
老楚王冷笑连连。
这帮人嘴上说着为国分忧,心里打的什么算盘,他岂会不知?
自己还没死呢,就想着争权夺利划分势力范围,完全不顾大楚的江山社稷!
正要发作时,殿外又传来急报。
"报——冀北行省爆发大规模叛乱!"
满朝文武顿时鸦雀无声。
黔南行省战事再靡乱,那也是千里之遥,但冀北距京城不过五百里,若叛军势大......
老楚王环视群臣,突然笑了:"看来黔南无兵可派了。"
他缓缓起身,明黄色的龙袍在晨光中格外刺眼,"既然诸位爱卿觉得王潇不堪大用,那谁愿不领一兵一卒,去平定黔南之乱?"
殿内落针可闻。
三皇子沉默不语,西皇子的喉结上下滚动,而六部尚书则个个成了锯嘴葫芦。
搞些计谋,泼泼脏水他们在行,但是要论起真刀真枪......
完全不是天官大老爷们该做的事!
"既然无人应声......"老楚王俯视台下,声音陡然转冷,"那就按朕的旨意办!"
太监总管高声宣布退朝时,他撑着龙椅站了起来,忧心忡忡地望向西南。
王潇是他最后的希望,不怕这小子野心勃勃,就怕没有真才实学。
但愿这个年轻人,不要让他失望。
---
兵部值房内,三皇子一把掀翻了案几。
"废物!都是废物!"他踢开跪在地上的幕僚,"连个泥腿子出身的武将都压不住!"
幕僚们噤若寒蝉,好一会儿才有人上前劝说道:"殿下息怒。王潇再得宠,终究是个外人。倒是冀北之乱..."
三皇子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