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硕熟练地打开电脑,从一个加密层级高达十二层的文件夹里。
调出了那份名为“星尘计划—能量中和效率优化报告”的PDF文档。
紧接着,他拿出手机,点开了刚刚在仓库里录下的那段视频。
陈硕将手机立在电脑屏幕旁边。
左边,是电脑屏幕上静止的、清晰的“星尘计划”官方Logo。
右边,是手机屏幕里动态的、由水晶投影出来的光影图案。
两相对比之下,一切都变得不言而喻。
一模一样!
陈硕强迫自己冷静下。
他重新将注意力拉回到那份名为《星尘计划—能量中和效率优化报告》的PDF文档上。
这一次,陈硕看得无比仔细,一个字一个字地往下啃。
“……基于K—3模型下的高维能量衰变路径分析……”
“……中子流在谐振场中的非线性散射效应……”
“……数据记录员:陈卫国……”
看到这个名字,陈硕的鼠标滚轮停顿了一下。
陈卫国,他的父亲。
很快,他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
“我反对!这种以牺牲生命为代价换取数据的行为是反人类的!”
“『星尘』装置的设计存在根本性缺陷,我建议立刻停止所有活体实验,改用生物兼容性材料作为能量中和的缓冲介质!——苏晴博士。”
苏晴,他的母亲。
这段话他之前就看过,但此刻再读,却品出了完全不同的味道。
“活体实验”、“牺牲生命”……
这些词汇像一根根钢针,扎得他眼眶发酸。
他们之间,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陈硕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用文档的搜索功能,输入了“水晶”两个字。
“未找到结果。”
他皱了皱眉,换了个词。
“核心”。
搜索结果跳出了一大堆,但大多是关于“反应核心”、“数据核心”之类的技术术语。
陈硕耐着性子,一条条地看下去。
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实验附件里,他发现了一段描述。
“实验编号:A—734。实验目标:测试高维棱镜在极端能量冲击下的稳定性。”
“实验记录:……棱镜在启动后……呈现出稳定的能量场结构……能够有效引导并中和超过阈值的源能量……”
“高维棱镜?”
陈硕念叨着这个名字,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他继续往下看,在一个关于“高维棱镜”物理参数的脚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