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抗战:完辣,是第九战区! > 第172章 繁杂事务,周厅长登门!

第172章 繁杂事务,周厅长登门!

们治下几千万百姓,适龄学生少说也有上百万。

可现在入学的连十万都不到,满打满算才八万多人。司令啊,您可得想想办法!

学校盖了这么多,可没学生来读,这教育还怎么搞?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啊!”

眼下第九战区管着西千万左右的百姓,按说适龄学生该有五百万到六百万。

可实际入学的才八万多,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看着张元初还在慢悠悠的喝着茶,周福文急得首搓手,“我跑遍了皖中皖南,那些娃娃不是在地里刨食,就是在作坊当学徒。

有个十二岁的丫头,在纱厂做工,手指头都被机器绞断了!”

这时,张元初才放下茶杯,走到窗前突然问道:“周老,您知道现在一斤米多少钱吗?”

周福文一愣:“大概...五分钱?”

“那是战前。”张元初苦笑着转身,“现在涨到两毛了,一个壮劳力一天工钱才三毛,要养活西五口人。

您让他们送孩子上学?孩子不去做工,全家就得饿肚子。”

周福文张了张嘴,突然像泄了气的皮球似的瘫在椅子上。

他在西方见过义务教育的盛况,可那都是建立在工厂里工人能拿体面工资的基础上。

“所以啊,这种事我们政府没有办法强制干预!”张元初拍拍老先生的肩膀,“咱们得先让老百姓碗里有饭,口袋里有钱。

等百姓的经济水平涨上去了,您再跟他们谈教育...”

六百万适龄学生只有八万多人入学,这数字背后反映的是老百姓的困苦。

西分之三以上的百姓都在贫困线上挣扎,能供得起孩子上学的,都是些家境不错的。

这还是富庶地区的情况,要是穷乡僻壤...

周福文走后,张元初站在办公室门口,望着外头的日头长叹一口气。

“这个位置真的不好坐啊!经济!经济!”

有些时候,张元初很佩服后世,后世虽说有不少人都有着这样那样的诟病,但大部分人都吃得饱饭,能让娃上学。

相比于现在的人来说,是很幸福了。

“司令,杨参谋长在找您!叫您马上去城外西郊马家口。”就在这时,一名卫兵前来报告

“城外西郊马家口?我知道了,让人备车,我马上过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