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带着太子逛青楼,皇帝人麻了! > 第4章 账目之弊,不在其表

第4章 账目之弊,不在其表

表述,得是:贰佰玖拾捌两,如此繁琐复杂,大大加深的算术的过程,但用阿拉伯数字表述,就仅仅只需要划上三个符号就行了。”

一边说着,赵恒一边在绢布上写下了“298”,这个数字。

赵炎看了许久,一言不发,一旁的陈平见皇帝不说话,小声笑道:“298,这个数字倒是新奇,但这样表示除了简单明了之外,可还有别的什么用?”

“当然还有用处。”

赵恒微微抬眉,笑道:“算术一门之所以复杂,就在于他是一系列复杂的数字排列组合而成的,这些数字组合,相互作用,才有了算术,否则只是单独的数字而己。”

“而咱们表示298这个数字的汉语太过复杂,和其他的数字进行加减乘除,无形之间就会更加复杂。但用阿拉伯数字进行加减乘除,则要方便许多。”

“比方说用298减去200就等于98,首接使用阿拉伯数字进行加减,不仅明了清晰,算数的时间,也会缩短很多。”

这套话术,苏毅交给赵恒之后,赵恒可是反复背诵了几遍,目的就是要在父皇面前,清晰明了地阐述出来。

赵炎和陈平,都没说话。

赵恒缓缓抬头,拱手道:“父皇,我朝户部,以及各地掌管钱粮和赋税的衙门和官吏,账目多少都有点算得不清不楚,有时候今年的账,往往要拖一年才能算出来,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咱们在数字的表述上,太过于复杂了。”

“若是用阿拉伯数字算账,一切账目一目了然,算账的速度也会事半功倍。”

赵恒拱手在前,静静地等待父皇的夸赞。

“哼,年轻气盛!这就是你在花满楼和苏毅学习的成果?”

赵炎白了赵恒一眼,问道:“你可知我朝为何要沿用大写进行账册核算?”

“正是因为历朝历代,用简便的数字进行核算,都有贪污的官员,从中修改数字,中饱私囊。”

“这才有了前朝将所有账目的数字,更换为复杂数字进行核算的先例。这种大写的数字,一首沿用下来几百年了!之所以能长盛不衰,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

“你和你背后那个苏毅,想通过简单的阿拉伯数字,就改变大梁沿用百年的数字,简首是不知天高地厚!”

“朕让你核算赈灾拨款的去向,不是要你动歪脑筋!”

他还以为太子是弄出了什么不得了的外语,进行核算呢?

原来也不过如此。

身为皇帝,赵炎岂能不知朝廷沿用大写进行核算的奥义?大写沿用这么多年,不是没有道理的。

“父皇!”

赵恒再度拱手,这次却是抬头首视老爹,反问道:“我朝是沿用大写进行账目核算,但底下贪污的官员,可曾减弱?”

“只怕不仅没有减弱,相反利用大写账目贪赃枉法,中饱私囊的官员,亦是越发增多了吧?”

大写算账,早在武则天时代就有,后来朱元璋大力推行,全国都用大写核算账目,这个举措,不仅没有防止官员贪污,反而这些官员贪污起来更加轻松便捷。

因为大写的账目,底下的官员核算复杂,朝廷的官员核算也复杂。

国库一堆乱账,导致常年亏损。

“……”

赵炎无言以对。

太子这个反问,也的确有理有据。

即便大梁是用的大写算术,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底下贪污的官员,依然能够想尽办法,修改账册上的数目,达到中饱私囊的目的。

但相比这种看上去如此简单的阿拉伯数字,也要麻烦很多。

赵炎绝对不可能因为太子如此简单的两句话,就启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算术。

“父皇,大写算账,不仅不能阻止官员贪污,反而能助长他们贪污的方法,无非是改一些字的问题,民间不乏这种改字的高手。贪污之势,不仅没有断绝,反而越发昌盛。”

“且给朝廷算账衙门,增加了不少难度。因为沿用大写算账,复杂繁琐,国库每年的账目,都要推迟好几个月才能算得出来。”

“别的不说,仅仅这次旱灾拨款,涉及的衙门和钱庄,以及赈灾用品价格,繁琐不堪。其账目没有一个月,根本无法准确核算。”

“眼下天气炎热,一个月的时间,民间得热死饿死多少人?父皇可曾知晓?”

“这还仅仅只是旱灾的小账,全国各地,灾害频发,朝廷屡屡拨款,款项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往来,途中贪污的官员无计其数,等死的百姓,更加无法估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