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匆忙前来传禀:“老爷,夫人,宫里来旨了!”
苏震这才罢手,扭头看向史悦,“我说什么来着?上次皇帝碍于两家颜面,大事化小,你儿子一而再再而三的闹事,陛下怎能放过苏家?”
史悦无所谓道:“来旨就来旨呗,也不是第一回了。就逛个青楼,陛下还能废了你定国公的爵位啊?”
“你啊你,先接旨吧。”
苏震也是无奈,扭头看向苏毅道:“小兔崽子,还吃,还不过来。”
一家人忙冲殿前而去。
苏震虽然很惶恐,但也比上次好很多了,不慌不忙地命人去准备茶水,开了中门,一家人在门口迎接传旨太监。
这一套程序,苏震甚至都有些熟悉,甚至麻木了。
破罐破摔呗。
前来传旨的,还是吴迅,进来便大声道:“有旨意,定国公苏震接旨。”
“老臣接旨。”苏震照例拱手。
吴迅展开圣旨道:“圣谕,定国公之子苏毅,才高八斗,学识卓俊,特命其为翰林院编修,举监入学国子监,望苏毅能体会朕的良苦用心,今后当刻苦学习,为国立功,钦此!”
原本都有些麻木的苏震,闻听这道旨意,都有些发懵。
“吴公公,你没拿错圣旨吧?”苏震都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皇帝居然说苏毅,才高八斗?学识卓俊?
这怎么听着,不像是在说自己儿子啊?
且还要命其为翰林院编修,举荐入学国子监?
苏震感觉自己听错了什么。
翰林院编修是闲散差事,但却是多少文官起步的基石,且皇帝还举荐入学国子监?
这是要重点培养啊?
吴迅笑道:“定国公开什么玩笑,陛下亲自口谕,咱家岂能有误?接旨吧。”
“臣,接旨。”苏震一脸懵地接过旨意,扭头看向一旁苏毅,小声问道:“你小子,到底干了什么?”
吴迅见苏震疑惑,笑道:“定国公还不知道吗?昨晚令郎在花满楼,一首悯农诗,己惊艳京都文学界,陛下看了,都连连称赞,当即就下了旨,命满朝文武需好好体会此诗的含义,且让各部衙门传抄,提倡节约粮食的美德呢。”
“我这正好有一份。”吴迅说着递上一张粗纸,给了苏震。
苏震接过来,上下看了一遍,皱着眉头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我儿子写的?”
自己是不是起猛了?
出现幻觉了?
二十年来,苏毅连自家田地在哪都不知道,能做出这样体察农民之艰难的诗句来?
史悦连忙夺了过来,冲苏震翻了个白眼:“陛下都说是毅儿写的,你还不信?看不得你儿子比你有文化是吧?”
夺过诗来,史悦一口气念了十来遍,上扬的嘴角连AK都压不住。
“我儿长大了,我儿长大啦……”史悦豪迈大笑,抱起儿子就亲了一口。
搞得苏毅都有些突然。
吴迅笑道:“恭喜定国公,培育出了一位好儿子,陛下龙颜大悦,还答应令郎一个额外的要求,只要不过分,陛下都能允了。”
苏毅忽然眼前一亮,抬头问道:“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