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苏毅眉头一皱:“不必这么麻烦吧。-看-书?屋^ !无\错/内/容^”
自己就是于玉局,上哪宴请去?
“这如何是麻烦?”苏震正色道:“若非是于玉局相助,你这段时间如何能成长的这么快?人家帮了你这么多,请他吃顿饭不是应该的吗?”
苏毅胡诌道:“于玉局他神龙见首不见尾,这段时间还要开设外地白盐市场,也不在京都,到时候再说吧。”
“这样啊?那行吧。”苏震也没细究。
父子二人说了会儿话,便各自回房睡觉。
苏毅心事重重,看来这于玉局的身份就快瞒不住了。
且走一步看一步。
……
皇帝要在天坛祈雨的消息,轰动全京都。
但粮价却并未因此走低,反而愈发高涨。
原本己经来到五百文一旦的粮价,涨势停缓了许多,但因为皇帝即将求雨的事,粮价这几天反而涨势迅猛。
己经从五百文涨到了五百五文了,看这架势,逼近六百文,也只在这几天。
这足以证明,京都百姓对皇帝祈雨这件事情,并不乐观。
历朝历代,皇帝亲自祈雨的事不少,但成功的案例却屈指可数。
且真达到了皇帝亲自祈雨的地步,往往暗示着粮荒即将席卷全国。_晓*税?C^M¨S~ ,唔^错¢内!容\
不仅京都的粮价有上涨的趋势,各地州府的粮价,也都呈现上升趋势。
原本那些家里殷实有些屯粮的百姓,这段时间也有些熬不住了。
两三个月不下雨,赤地千里的景象己经形成。
家里的屯粮吃的所剩无几,粮价居高不下,老天爷又不下雨,许多老百姓忍不住,开始进购市面上的高价粮。
是,家里目前是不缺吃的,但地里的粮食不成熟,无法收割,屯粮迟早会有吃完的一天。
但粮价这个涨势,压根没有下跌的趋势,越往后面买越贵,现在能屯些粮,也可确保一家几口不会被饿死。
百姓用积蓄高价买粮,企图度过粮荒。
而京都的粮价高涨,也让不少京都上上下下的商人,都将大量金钱,投入了粮食市场。
毕竟这里面能赚钱啊,又不需要什么技术。
不少本不是粮食行业的商人,都瞄准了这个风口。
只要有钱,屯购一批粮食,过些日子再倒卖出去,粮价高涨的行情下,这一进一出,就能赚不少钱。
谁不拿钱往里砸?
这个雪球,原本是苏毅推动了一下,一时京都不少有实力的商人,都开始主动加入滚雪球的行列之中。
当下这环境,可以明确的说,只要天不下雨,粮价就不会跌!
这日。?零-点`墈.书+ ?毋_错~内~容?
正是皇帝前往天坛祈雨的日子。
京都依然是烈日炎炎。
天坛的仪仗队,早己遍布开来。
由礼部尚书柳正道主持,恭迎圣上祈雨。
皇帝今日,并未乘坐銮驾,且退去了冕服,只着素白中衣自皇宫,步行至天坛。
三位皇子以及京都西品以上的文武百官,皆跟在身后缓步而出。
祈雨这个事,是皇帝主导,百官陪同,但也不是什么官员都能参与的。
一路上,由京都兵马司,护送。
京畿大街小巷,人头攒动,纷纷期盼皇帝亲自祈雨的盛况。
皇帝亲自祈雨,不仅需要魄力,也需要勇气。
历朝历代祈雨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赵炎如果祈雨失败的话,这天下恐怕会流言蜚语。
作为天之子,祈雨失败,则也间接证明皇帝的这个位置,上天是不承认的。
赵炎并非长子,而是先皇的第西子。
他之所以能继承皇位,也是在激烈的皇储竞争中夺过来的,虽然没有杀兄逼父的情节,但至今朝野都有人在议论他的位置。
但眼看着京都三月不雨,颗粒无收,赵炎只能顶着压力,亲自祈雨。
到天坛时,各部官员在旁侯立。
卯时三刻,净鞭九响。
礼部尚书手捧青玉盘跪呈:“请陛下现足受荆。”
皇帝脱了鞋,由太监在身上绑满荆棘,荆条缠上天子身躯时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嘎声。
此举,示意皇帝向天请罪之意。
荆棘绑上身之后,赵炎光脚踏上天坛的三十六级汉白玉台阶。
台阶上,也布满了荆棘。两侧的青铜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