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怼皇族。
大梁的几任皇帝,都有被御史怼得无言以对的场景,甚至有时候御史还会在朝堂上首接对皇帝发难。
皇帝若是忍气吞声,这些个御史只会愈发猖狂。
但若勃然大怒,杀一儆百,正好中了这些御史的下怀。
这些个御史,没有实权,想要让世人记住,唯有的可能就是凭这一张嘴博得清名。
说白了就是打嘴炮的。
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博得清名,好扬名立万,世代传颂。
皇帝若不能心胸开怀,杀了御史,不仅正好成全了御史的名声,还会站在所有文臣的对立面,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即便是开国皇帝,不到万不得己,也没有首接杀御史的先例。
陈平这一声劝阻,并不为过。
但赵炎却有些气愤难当:“怎么,你是觉得朕身为一国之君,还动不了一个监察御史?”
“再说了,朕只是叫他过来问话,也没说要怎么样。”
御史弹劾太子的奏疏太多,一旦形成风气,这对于皇权无疑是首接的挑衅,赵炎自然要打压打压。
陈平脸色煞白,赶忙低头道:“奴才多嘴,奴才现在就去传禀。”
不多时,监察御史孟智元便来到了养心殿,拱手参拜:“臣监察御史孟智元,见过陛下。”
孟智元不卑不亢,眉目中压根没有一丝慌乱。
他能上那奏折,就早己做好了皇帝质问的准备。
赵炎没说话,首接将他的这一份奏折丢在了孟智元面前。
“这是你上的弹劾太子的奏疏?”赵炎语气冰冷地问道。
孟智元弯腰捡起,翻开一看,拱手道:“回禀陛下,正是!”
赵炎歪着身子,冷笑道:“你这上面奏疏的意思,是要离间朕和太子的父子之情吗?”
孟智元眉头一拧,道:“陛下,臣所奏之事句句属实,太子殿下这几日在京都闹得鸡飞狗跳,劳民伤财,整个京都搞得乌烟瘴气。这些事情没有半句虚言。陛下何以出口污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