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点头,告别了曾师傅,就骑车往家赶去。
路上的时候想到,雨水今天不在家,也没有打包饭菜回来,这点在做饭有点不合适。
难就在路上找一个小店随便对付一口吧。
现在公司合营刚刚开始,首先就是一些工厂还有一些大的饭庄啥的,像这种路边摊也都还有。
但何雨柱估计要不了几天估计就没了。
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可能再有私人做生意的了。
在胡同口随意对付一口炸酱面后,何雨柱就往家去了,路上的时候见到了街道办的办事员。
互相都不认识,所以何雨柱就没有和他打招呼。
到了院里何雨柱就发现前院竟然一个人都没有,而且黑灯瞎火的,但又听到中院里面吵吵嚷嚷的就快步推车走了进来。
大家黑灯瞎火地坐在中院,三位大爷坐在上面也都愁眉不展地,可院里有些人则是笑呵呵的。
一个院里人形成了两种不一样的心情。
何雨柱看了一下发现,高兴的都是农村有地的,一脸愁容的都是城市户口。
对比下来,再加上刚刚自己看到街道办的干事,算是彻底明白过来了。
应该是实行定量尺度了,就是城市户口的人每个人每个月多少的粮食还有其他的辅食,都是有规定的。
也就是票据时代正式到来了。
“柱子,你回来的正好,刚刚街道办来通知了一些事情,正好和你说一声。”易中海见到何雨柱回来,立刻说道。
何雨柱停下自行车,笑着说:“一大爷,你说就是了,我站这听着就行了。”
“你还是坐下吧,今天的事情比较多,关系到你以后家里的生活。”易中海一脸认真地说道。
何雨柱无奈只能找了一个位置坐下。
接着易中海就开始把街道办刚刚说的事情再次说一遍,主要的内容就是和何雨柱想的一样。
以后城市户口的有定量,而且工种不同定量也就不同。
何雨柱也就没有仔细听,只听到了街道办让这个月大家把各种证明都给办了,什么粮本,辅食本,还有其他的一系列的东西。
何雨柱点了点头说道:“谢谢一大爷,我等休息就去办。”
“嗯,别忘了,不然你买啥都买不到的。”易中海再次叮嘱道。
其他人再次听了一遍,都唉声叹气的。
贾张氏则小声地和秦淮茹说道:“我就说什么都没有地重要吧,地才是我们的命根子,有了地怎么都饿不着。”
贾张氏说话声音虽然小,但是院里人基本上都听到了。
院里今天好几户家人都把户口迁到了城里,现在那叫一个后悔啊,但一句话都不好说。
何雨柱则心里说道:贾家是把最后一次机会给错过了,到了58年农村的改革后,到时就希望你们还能笑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