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决之时,大殿外突然传来一声尖细的通报声:
“皇太后、皇后驾到!”
众人闻言,瞬间安静下来,纷纷跪地迎接。
皇太后神色威严,在皇后的搀扶下,缓缓步入大殿,目光扫视了一圈跪在地上的众人,明知故问道:
“这是发生了何事?为何如此喧闹?”
楚苍南瞪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楚桓,连忙起身相迎。
皇太后无故前来,定是殿外太监见情形对楚桓不利,前去禀报。
待此事结束后,他定要让楚忠好好查查他身边的太监,是不是还有其他吃里扒外之人。
“母后!是这样的。”楚苍南扶过皇太后,将楚桓所犯之事一五一十的讲述了一遍。
皇太后听完,脸色阴沉地看了一眼楚凌,目光随即落在跪在地上的楚桓身上,怒道:
“桓儿,你怎么这么糊涂啊!”
“你身为大苍储君,本应心系江山社稷,肩负起国家重任,怎能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你这样,如何对得起皇上的信任?又如何对得起为大苍江山社稷殚精竭虑的满朝大臣?”
楚桓满脸愧疚模样,连连磕头,声泪俱下:
“皇祖母,孙儿知错了。”
“孙儿一时糊涂,犯下大错,恳请皇祖母、父皇饶恕儿臣这一次,儿臣定当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皇太后见状,心中一软,看向楚苍南:
“皇上,虽说楚桓犯下大错,但他毕竟是我皇室血脉。”
“若严惩太子,恐怕会让他国看笑话,有损我大苍皇室的威严。”
“以哀家看,不妨给楚桓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楚苍南听后,满脸为难之色:“母后,这……?”
皇太后见楚苍南面露难色,目光一转,落在一旁的楚凌身上:
“凌儿,你是这件事的苦主,但怎么说,你与桓儿都是血脉相连的兄弟。”
“你母妃来请安时,时常夸你懂事,重情重义,哀家也一首觉得你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皇太后说着特意将“你母妃”“顾全大局”这几个字咬的极重,威胁之意不言而喻。
“如今,桓儿己然知错,不如再给他一次机会,让他改过自新。”
“以你之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