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匈奴退兵后,皇上可以“犒赏三军〞为由,派人前去幽州。”
“同时,令传旨之人带一道密令给北境守将陆北尘,让其在犒军宴上擒拿楚凌,押解回皇城。”
“届时,楚凌生死,还不是由陛下定夺?”
楚旋闻言,眼中精光一闪。
秦文竹所言,不仅擒拿了楚凌,且还保了朝堂稳定,赢得了民心,确实是一条妙计。
如今,只需给楚凌安一条罪状即可。
只要有了楚凌的罪状,陆北尘才能奉旨行事。
沉思片刻后,楚旋目光重新落在秦文竹身上:
“秦爱卿,那以你之见,该给楚凌安个什么罪名?”
秦文竹闻言,脑海中飞速运转,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他眼前一亮,躬身道:
“皇上,就以凌王府众人为借口,说徐晟等人一日之间全部逃出王府,有意图谋反之嫌。”
“将此事附于密信之内,告知陆北尘,陆北尘得知凌王府己空无一人,心中也必定生疑。”
“如此一来,陆北尘定会按皇上密令行事。”
楚旋闻言,沉吟片刻后,突然大喝一声:好!就依秦爱卿所言。”
“霍定锋,你即刻率领一队人马,前去追击徐晟等人,务必将其一干人等捉拿回皇城。”
“若有反抗者,格杀无论。”
待霍定风退下后,楚旋目光转向秦文竹:
“明日早朝,朕会当众宣布,抽调五万禁军驰援幽州,再让军中将士将声势闹得越大越好。”
说罢,他提起朱笔,亲自书写: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近日得报,凌王府长史徐晟、护卫统领韩云武等王府众人,于朕登基之日,尽数潜逃出城,形迹诡秘,显有异谋。”
“凌王楚凌,身为宗室,统兵在外,竟纵容府中属官私逃,其心叵测,难辞其咎。”
“北境守将陆北尘,忠勇可嘉,素为朕所倚重。”
“今特密谕于卿,待匈奴退兵后,即以"犒赏三军"之名,召楚凌入营议事,将其拿下,押解回京,交由朕亲审。“
“若遇反抗,可立斩之,以绝后患。”
“此事关乎我大苍社稷之安危,卿务必谨慎行事,不得走漏风声。”
“事成之后,朕必不吝封赏,若敢徇私纵逆,定以同罪论处!”
“钦此。”
写罢,楚旋将密信交于身旁的执秉太监:
“待匈奴退出幽州后,你同礼部以犒赏三军之名一同前往幽州,将此密信密交于陆北尘。”
“切记,告知陆北尘,事情重大,阅后即焚,不得留存。”
新任执笔太监汪安承连忙躬身,双手接过密旨,小心收好:
“皇上放心,奴才知道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