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他就能向法庭清晰地展示:
第一,当地确实存在用饮料瓶违规分装剧毒农药的现象!这不是个例,而是某个农资店的常规操作!第二,赵王氏使用的那个冰红茶瓶,极有可能就是从这个渠道流出的!其“毒源”并非来自赵王氏本人!第三,这种普遍存在的违规行为,恰恰印证了当地对于农药危害性宣传的缺失,进一步佐证了赵王氏“认知鸿沟”的存在!她不知道瓶子有毒,不是她蠢,而是她生活的环境本就如此!这三点一旦被证实,赵王氏缺乏杀人故意、甚至连过失都难以认定的辩护观点,就有了坚实的事实基础!无罪判决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兴农农资经营部……李四……移动硬盘……”张伟将这几个关键信息深深记在脑海里。他的嘴角,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稳了!”这一次,他是发自内心地感到了十足的把握!这三百普法值,花得太值了!虽然线索到手,但张伟心里清楚,眼下最紧迫的,是将上诉状和所有相关材料递交上去。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万一过了上诉期,那一切努力都将化为泡影。张伟深吸一口气,拉开椅子,在电脑前坐下。手指立刻在键盘上飞快地舞动起来。他需要撰写刑事上诉状。这是启动二审程序的关键。他需要梳理一审判决书中的问题。那些被他一眼看穿的“认知鸿沟”是核心。但他还需要找出更多细节。比如,一审庭审中,法官对赵王氏供述的采信程度。比如,公诉人围绕指纹和送汤事实构建的证据链。他还需要列出二审需要提交的证据清单。当然,最重要的证据,那个监控视频,还需要他亲自去获取。但现在,必须先把程序走起来。除此之外,还需要准备授权委托书。以及他作为辩护律师的身份证明。还有其他零零碎碎的法律文件。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容不得半点差错。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键盘敲击的声音在小小的房间里回响。张伟的思维高速运转。将复杂的案情转化为严谨的法律语言。几个小时后。江城东江区人民法院门口。张伟手里提着一个文件袋。里面装着他几个小时的“战果”。厚厚的上诉状和各项申请材料。他走进法院,径直走向立案窗口。提交材料。办理二审申请手续。过程按部就班。没有波澜。也没有人因为他的“狂徒律师事务所”招牌而多看一眼。一切都显得那么公式化。那么冰冷。走出法院大门的时候,太阳已经开始西斜。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手里拿着刚刚从法院复印的一审卷宗。足足有一尺多厚。张伟站在法院门口,看着眼前的景象。“流程真是麻烦。”他忍不住低声吐槽。手指尖隐隐作痛。那是长时间敲击键盘的后遗症。“还有这些材料,打得我手指都快发麻了。”他掂了掂手里的卷宗复印件。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等赚到钱了,第一件事就是招个律师助理。”“专门用来打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