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克勤一行人和太后汇合后,之后算是一路是风平浪静。′2*c′y/x~s\w/.?o`r*g_
就这样一路跋涉,进入山西境内后,情况才好了起来。一方面是为了避免被联军发现而隐藏起来的行头可以打出来了。
另一方面,北洋大臣福禄带着护卫部队一路收敛走散的皇室成员,在山西境内赶上了马队,接手了林克勤的护卫工作。
之后,一路上由所途经地县衙提供饮食,出财出力,历时一个月,到达西安城,结束了这次的逃亡之旅。
到达西安城后,林克勤没有被扔在一边。由于此次护驾之功,又加上之前的欧洲留学经历,让慈安太后认为这个知晓洋务的小伙子在自己身边可以为自己解答一下疑惑。
毕竟仗都打完了,联军的大部队己经撤出了北京城,接下来就是与洋人谈判了。这流程大清可以说是熟悉得很,又要赔款割地了。
随着八国联军部队的陆续撤出,北京和西安的通讯也恢复了。在北京留守的大臣在恭亲王的带领下开始恢复重建工作,接下来也就是与八个国家的代表商定条约的签订,仗打输了,国都都被人占了,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了。
当然了,这暂时跟西安行营的太后没啥关系了,随着一路奔波的结束,这浩浩荡荡一行人也终于能落脚为安了,这次大逃亡也为是惊心动魄啊,一路上是提心吊胆,吃的喝的哪里能和在宫里那一百零八道菜相比啊,这叫过得什么日子啊。,e*r+c\i*y\a?n¨.`c?o!m′
自从到了这西安城里,日子总算是安生了,虽说没有一百零八道菜了,可是总算有口热乎饭吃了,都说这饱暖了就闲着没事了,京城那里又没啥消息传来,这太后也闲的无聊啊。
太后慵懒地问道:“小李子,最近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没有啊?”
“回太后的话,这有趣的事情吧奴才确实想不起来了,但是您要是想解闷的话,奴才这里有一本书,不知道太后感不感兴趣?”李公公微微欠了欠身子,谦卑地说道。
“你这奴才,又在卖什么关子?”
“回太后的话,这林克勤给奴才递上来了一本书,说是他这些年在洋人那边所见所闻后,总结出的一些方略,让我在太后方便的时候递上来,您看。”
“拿给我看看怎么回事?”太后伸出来了一只手。
李公公见状赶紧把怀里揣着的一本书给递了上去。
这太后开始随意翻了几页,随后便皱起眉头,从第一页开始翻看,一个上午没有看别的,就看了这一本书。/x/i¢a?o~s+h\u~o~g+u,a\i`.`c′o′m!临近中午,这李公公才提醒道:“太后,到时间了,该用膳了。”
这时的太后才合上书本,念念自语道:“这难道是让我大清出第二个李中堂吗?”
“小李子,你去把林克勤给我叫来,今天中午这御膳啊,我就不一个人吃了,太闷了。”说完便挥手让李公公办事去。
此时的林克勤正在屋里看书呢,突然一道声音在门外响起:“懿旨下,宣林克勤进宫觐见。”
林克勤听闻此话迅速走了出去,“臣接旨。”
看到来的是小德子,便快步上前,将五十两银票塞入小德子的袖里:“德公公,不知此次太后有何旨意啊。”
这小德子也是一把抓起林克勤的袖子便抓紧往外赶,“林大人,您就甭猜了,抓紧跟我去入行宫吧,别让太后等急了。”
其实从林大人这个称呼就明白了,林克勤之前不过是个捐官,还不至于让小德子开口叫大人,现在小德子开口便是大人,那就意味着这此八成是好事。
进到行宫里后,这李公公便接替了德公公,林克勤顺手将两百两银票奉上,“李公公,这次还请您透个信,是好事还是坏事啊。”
这李公公笑着说:“我估摸着你小子八成要走大运了,快跟我进去,老佛爷等着你用膳呢。”
这林克勤见到太后后,又要行礼了:“见过太后。”
“吃了吗?”此时的太后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回太后的话,还没吃呢。”林克勤回话道。
“正好,我也刚吃,小李子,搬个凳子来,给克勤这孩子坐。”
“遮。”随后李公公便搬了个凳子到太后餐桌位置的对面。
“谢太后。”林克勤便起身坐到了凳子上。
这时候太后夹了一块糕点到林克勤面前的盘子上。
随后放下了筷子:“我啊,看了看你写的书,条分缕析,看样子你是个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