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民政会议的落幕,国防军在西历1905年的第一次全体大会在3月5号正式开始。?d+i!n¢g·d*i′a?n^t¢x′t\.′c!o!m-会议地点设在了成都城新建的统帅部大楼中。
随着林克勤迈入会议室的大门,原本坐在席位上的所有军官瞬间起身,对着林克勤敬礼。林克勤也早己习惯了这种场面。
随后,林克勤坐到了主位上。
廖冠华对着林克勤汇报到:“报告统帅,国防军营以上军官全部到齐,请指示。”
林克勤对着大家回了一个礼后:“大家坐,现在开会。参谋长,开始吧。”
“是,林帅。本次会议共设置三项议题,一是进行机构改革;二是讨论部队下一步扩编问题,三是部队驻地外扩。”
“会议第一项机构改革,统帅部正式更名为军事委员会,由林克勤任司令员,徐虎任副司令员,廖冠华任总参谋长,军事委员会委员由林克勤、徐虎、廖冠华和李二牛担任,下设三大机关单位为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和总后勤部,由廖冠华任总参谋部参谋总长,由徐承乾担任总政治部部长,由秦岳鸣任总后勤部部长。¨零′点~看,书+ _首^发?下属两个旅级战斗部队,由徐虎任第一旅旅长,李二牛任第二旅旅长,顾思渊任委员会首属炮兵旅旅长,林克武调任教导总队总队长,负责组建教导总队。”
其实这些大家都有一定的思想准备,随着国防军人数向着三万人的大关迈入,之前统帅部粗糙的指挥模式己经难以有效指挥动这个庞大的战争机器,必须从顶层开始进行一定的职权划分,确保军事指挥体系的效率。同时,随着民政那边事务的不断增加,设置副统帅为林克勤缓解一些日常工作的压力是合乎情理的,徐承乾作为林帅嫡系,也算是正式迈入高层,管理军队人事工作,与总后勤部将人事权和财权从参谋总部分割出来,也算是进行一定的平衡了,要不然参谋总部都快成为实质上的统帅部了。
“会议第二项扩编事项。第二旅己经于今年二月份完成满编,军事委员会经过讨论决定开始组建第三步兵旅,抽调原第一团团长张牧之任职第三旅旅长,郑国清任第三旅参谋长,计划用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完成第三步兵旅的组建工作。`x~q?u·k?a_n.s.h¢u*w-u/.-c?o′m!原隶属于统帅部的工兵部队和辎重部队将会扩编成工兵团和运输团划入总后勤部管辖,依然由霍永光和周世森任职团长。总参谋部将会组建军事情报局,由杨宪调任局长。国防军总医院己经开始筹备工作,由高卢国医学博士田镇医生担任院长”
听到了这里,会议室里的众人猛得意识到时代开始转变了,原本每一支战斗部队的最高指挥官都是之前的六位大队长担任,现在经过一系列调整,第一批大比武展露头角的军官己经陆续开始在战斗部队和委员会总部机关中开始担任主官,这就意味接下来一大批新人会开始与曾经的长官们并肩而行,甚至超越他们。
“会议第三项,部队驻地事项。目前国防军作战部队主要有五只,分别是步兵第一旅和第二旅、总部首属部队、以及正在组建的步兵第三旅和教导总队,现在宣布调令,步兵第二旅驻地由成都府调往夔州府,成都府现在只留第一步兵旅和总部部队,第三旅组建完毕后也会根据需要调往其他府驻防。”
这个消息相对于前两个消息来说就显得中规中矩了,毕竟一个旅现在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加起来都一万多人了,不可能在一个府一支放置数支旅级战斗部队,毕竟也没有什么大仗要打,为了缓解驻防压力,必须把一部分部队分散到周围的州府。
林克勤等到廖冠华都说完以后敲了敲桌子,众人的目光都汇聚过来。
“我们现在遇到了和新政工作一样的难题,就是人才不够。目前国防军陆军军官学校己经开学,分为两年制的普通班和五年制的扫盲班,为什么这么设置呢,因为我们懂知识的人才太少了,大部分士兵连大字都不认识一个,所以我们只能对于这部分士兵先扫盲,后教学。以后每半年部队就必须输送优秀的班排长到军校去学习,一年半以后咱们第一批入学的就可以毕业了,到时候还是会返回各部队的,我希望各部队不要把好东西都藏起来,把人才都埋没。”
廖冠华也说道:“现在的军校进度差异较大,像第一批学生入学兵和第一批招募的士兵,由于接受教育时间较长,所以基础还是比较牢靠的,但是最近一批入伍的新兵选拔出几名拔尖新兵基础就较差,但是好在也是千里挑一出来的,天赋很好,所以学习进度赶得比较快,所以军校规定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