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908年10月的到来,第一批奔赴欧洲学习军事的留学生有七名完成学业,踏上了返回祖国的征程。′z¨h′a~o-x^s·.?n\e/t`
此时的办公室内,林克勤正看着廖冠华拿过来的电报,徐承乾也在一旁坐着,此次两人携手前来的目的就是处理这一批赴欧军事留学生的安排问题,这次定下基调后,以后的安排就可以按照这次安排的模板套用。
林克勤的手指敲击着桌面,静静的房间内响起带有节奏的敲击声,随着敲击声的停止,林克勤也开始询问两人的意见:“你们二位既然大驾光临,那必然心中有了一番计较,说一说你们的方案吧。”
廖冠华代表两人说道:“委员长,目前总参和总政治部的方案是首先填补军事指挥干部的空缺,每一批出去的都是每一届毕业生里最出色的,也是我们最寄予厚望的,所以总参和总政治部的建议是下放基层,担任连级战斗部队指挥官,然后再重点考察任用。”
林克勤则是觉得这样有点小家子气,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的建议是步子迈的大一点,首先,他们己经完整接收了至少整整西年的完善的军事教育培训,这在咱们军中还是很少见的,从1901年创立到现在,咱们也不过走过七个年头,所以说要放心大胆的任用。·d+q·s-b¨o-o·k·.*c′o\m′正在组建的第七旅和第八旅正在缺军官呢,从七个里各挑一个送到两个旅里任步兵营营长,其余的你们看着安排,机关里也可留一个。”
得到林克勤的指示后,两人迅速根据之前就定好的备案给林克勤送去了最新的名单。
林克勤看了一眼后:“这个朱铭德和邓德泉这两个人好熟悉啊。”
徐承乾提示道:“这两人都是学生兵,朱铭德是此次军校毕业生的第一名,以稳重而出名,他很少失误,就连雷默少将都亲自写推荐信推荐朱铭德去日耳曼留学,邓德泉军事素养拔尖,只是在理论课上稍逊朱铭德一筹,是我亲自推荐前往高卢国留学的,算是我的学弟了,所以推荐这两人担任营长。”
其实由于教导队前期把部队里的精华都给征收了,所以军队推荐上来的士兵和军官在天赋上还是没法和这群天赋型学生比得,所以第一届毕业生毕业考试的前几名基本上都是学生兵,不过随着教导队整合为教导总队,成为下级军官的一个短期培训班,基层士兵出色的开始走入军校,才形成了两股旗鼓相当的竞争势力,这样的良性竞争反而是林克勤等人愿意看到的。·l_o*v*e!y+u,e~d?u,.,o·r′g¢
林克勤也回想起来了:“嗯,有印象了,我记得还是我亲自给他们授予的毕业证书呢,参谋长真是举贤不避亲呐。刘亚强被调到总参谋处任职作战处参谋,这小子我当时还说他是个做参谋的命呢,还真是。就按照这个方案来吧。”
第一批军事留学生回到成都府后首先来到总政治部等候安排,而徐承乾则亲自接待了这一批人。
“首长好,学生朱铭德代表第一批赴欧军事留学生向您报道。”
徐承乾看着这一批朝气蓬勃的学生就想起了七年前自己在招兵处报名时候的场景,不由感慨道:“还是年轻人意气风发啊!好了,言归正传,我来宣布一下你们的任命安排。”
“朱铭德。”
“到!”
“第七步兵旅702团三营营长。”
“邓德泉。”
“到!”
“第八步兵旅801团二营营长。”
“刘亚强。”
“到!”
“总参谋部作战处参谋。”
...
随着第一批军事留学生走向各自的岗位,这也预示国防军前期的付出开始回流,之前付出大量人力和财力打造的军官培训体系从现在开始正式回流,以后的每一年都会不断增强国防军的力量。
国防军现在正式形成了士兵入伍,选拔优秀士兵进入教导总队培训后担任班长,班长任职期间优秀推荐进入国防大学深造,学习结束后回到部队任职连排长、参谋或者教导员,考核优秀者进入校官班学习,毕业后返回部队任职营长、团参谋长或者政委的完善中下层军官培训体系。
从今年开始,整个西川委员会开始进入了大爆发,得益于近些年大批有志青年前往欧洲和美利坚留学,一大批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生被西川委员会吸纳,尤其是日耳曼帝国的大学毕业的博士,那是来一个就收一个,品质认证。有了大批的任课教师,西南工业大学的成立也被提上议程,一大批大学毕业生开始走向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