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鹿鼎记之四十二章经秘闻 > 第290章 樱实满枝·双灯递代

第290章 樱实满枝·双灯递代

双灯熄灭的第三个春天,灯湾的樱树结出了从未有过的果。!g+u+g+e\y/u_e!d?u·.?c.o?m·

不是四十九颗,是整整一百零八颗,颗颗饱满,果皮泛着金银相间的光,像被铜灯与琉璃灯的光晕同时浸过。陈文灏和苏樱在第七株老樱树下铺了层粗布,布上的纹路是两人手纹绣成的——他的掌纹含着“鹿鼎”金纹,她的掌纹缠着“洛阳”银纹,相交处,绣着颗极小的乳牙,牙尖沾着樱粉。

“该摘了。”苏樱踮脚够向最低处的果,指尖触到果皮的瞬间,果蒂处渗出金液,液滴落在布上,晕出个灯形印记,印记里浮着七童的影,正围着新结的果拍手,拍手声里混着铜灯的“咔嗒”与琉璃灯的“叮咚”,像两盏灯在和鸣。

陈文灏摘第七颗果时,果壳突然裂开,里面滚出两粒籽,一粒泛金,一粒闪银,籽的形状像缩小的双灯,金籽缺角如铜灯,银籽裂痕似琉璃灯。他把籽托在掌心,见金籽的纹路里嵌着半片龙鳞,银籽的裂痕里缠着缕青丝,丝的颜色与苏樱发间的樱瓣一般无二。

两人将一百零八颗果的籽全收进竹篮,篮底铺着老妪留下的竹帚穗,穗上的金纹与籽的纹路相触,立刻亮起,在篮里映出幅完整的图——图上,灯湾的樱林向东西延伸,东接鹿鼎山的石窟,西连洛阳旧城的灯市,连接两地的路上,每一步都标着个灯形记号,记号里浮着颗乳牙,牙尖或沾铜绿,或带银霜。

“原来路早铺好了。”苏樱的指尖划过图上的洛阳,那里的灯市影里,梳双丫髻的女孩正把银籽埋进樱树下,埋的动作,像极了当年她曾祖母的模样。

潮来的时候,竹篮里的籽突然躁动起来,金籽往东边滚,银籽朝西边涌,滚到篮沿时,突然齐齐蹦起,在空中凝成两串灯——金灯串上,每盏灯都是铜灯的模样,灯芯嵌着颗乳牙;银灯串上,每盏灯都仿着琉璃灯的形制,灯芯缠着缕青丝。

两串灯悬在樱林上空,光照之处,沙地上冒出新的樱苗,金灯照过的地方,苗尖泛金;银灯照过的地方,苗尖闪银。,k-a′k.a-x`s.w^.!c+o.m,陈文灏数到第七株金苗时,苗根突然钻出条小金蛇,蛇鳞上的纹路与铜灯金纹一般无二;苏樱数到第七株银苗时,苗间飞出只银蝶,蝶翅上的花纹与琉璃灯银纹分毫不差。

“该分了。”陈文灏把金籽装进铜灯盏,“你带银籽去洛阳,把灯市的樱种上。”

苏樱把银籽收进琉璃灯:“三年后,我带新结的果回来。”她的指尖划过灯壁的裂痕,那里新嵌了片樱花瓣,瓣上的纹路是两人手纹交叠的形状,“到时候,让双灯的籽,在灯湾结出第三串灯。”

离别的那天,潮退得极远,露出的沙地上,两串灯的光影正慢慢淡去,淡成两道浅沟,沟里积着海水,水里浮着金籽与银籽的倒影,像两盏灯沉在水底,亮得执着。陈文灏站在樱树下,看着苏樱的船渐渐远了,船尾的琉璃灯忽明忽暗,像在说“等我”。

他低头,见竹篮里还剩最后一颗果,果皮上的金银光晕最浓,裂开时,里面滚出粒双色籽,一半金一半银,籽上的纹路是完整的“平安”二字,字心嵌着颗新牙,牙尖同时沾着铜绿与银霜——像陈文灏的断指与苏樱的掌纹,终于在籽里长成了一体。

陈文灏把双色籽埋在第七株老樱树下,埋得极深,深到能触到双灯沉在土里的纹脉。埋完时,樱树的枝桠忽然晃了晃,落下片金银相间的叶,叶背的脉络里,浮着行极淡的字:“一籽分两地,双灯共此春。”

此后每个春天,陈文灏都会在樱林里种下金籽,看着它们抽枝、开花、结果。潮声里,总像有琉璃灯的“叮咚”在应和,像苏樱隔着山海,在说“灯还亮着”。

三年期满的那天,陈文灏正在摘新果,听见海上传来熟悉的铃声——是琉璃灯的银链声。他抬头,见苏樱的船正穿过晨雾驶来,船尾的琉璃灯亮着,灯盏里盛着新结的银果,果蒂处,缠着缕极细的金绳,绳的另一端,系着颗极小的乳牙,牙尖沾着樱粉,粉里游着条金鳞银尾的龙,龙嘴里衔着半片龙鳞,鳞上的齿印,与铜灯、琉璃灯的缺口,严丝合缝。¢x,i·n~w,a+n+b·e+n!.^o~r·g?

船靠岸时,苏樱捧着银果走来,陈文灏迎上去,手里的金果与她的银果一碰,果壳同时裂开,金籽与银籽滚落在地,立刻钻进土里,发出极轻的“嗒”声,像两盏灯的灯芯,终于在土里接在了一起。

他们站在樱树下,看着新的籽在土里发芽,看着双灯的光在苗尖交汇,看着灯湾的樱林向东向西,漫成一片金银光海。潮声里,一百零八颗樱果的籽正在土里蔓延,有的朝鹿鼎山去,有的向洛阳城去,最远的那粒,正顺着洋流,漂向未知的远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