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选择首接推翻了李珲在位时的政策,并切断了与女真建奴的一切联系,选择全力支持大明。
其中最为首接的措施,便是主动向孤悬于海外孤岛上的毛文龙提供粮草辎重,导致女真建奴在攻陷广宁之后,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敢随意兴兵,以免腹背受敌。
若非皇太极在即位之后,不顾其余和硕贝勒的阻拦,强行出兵朝鲜,导致皮岛东江军的后勤补给受到了严重影响,辽东战场的局势或许会大为不同。
"启禀陛下,"正当暖阁内的气氛有些剑拔弩张的时候,年近八旬的吏部尚书周嘉谟突然自座位上起身,并有些迟疑的拱手道:"我大明向来不干涉朝鲜内政。"
"但绫阳君李倧终究得位不正,难以服众。"
"老臣私以为,李倧为了维系其地位,必然会寻求我大明的支持。"
"此举或许有助于改善我大明在辽东战场的处境。"
一语惊醒梦中人。
此话一经出口,在场的朝臣们无论心中作何感想,尽皆面露愕然之色,随即窸窸窣窣的私语声便是此起彼伏。
尽管朝鲜国君李珲的所作所为还算"隐秘",但如何能够瞒得过在场的衮衮诸公,其暗中与女真建奴眉来眼去,早己是人尽皆知的事实。
此等情况之下,即便朝鲜王位更迭,也不会导致辽东战场的局势更加严峻。
毕竟那绫阳君李倧之所以能够获得百官拥戴,并且发动政变,打出的幌子便是因为李珲"背明投金",违背了朝鲜太祖李成桂规定的祖训。
从这个角度考虑,这绫阳君李倧"改朝换代",对于他们大明而言,似乎还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