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一颗红星,来陕北卖物资! > 第230章 到陕北旅游

第230章 到陕北旅游

“谁说没海就不能成立一所海军学校?”思学代表当即接过话茬:

“从无到有,原本就是咱们的优良传统,我觉得这个建议非常好。/嗖?艘-小/税¢蛧/ ·追?蕞_歆`璋*結*”

闻言,惘然代表几乎是不假思索道:“我也同意,先成立学校招收一批学员,总好过到头来抓瞎强。”

想得更远更深的思学代表,接着补充道:

“而且啊,不仅是海军学校,陆军学校、空军学校,都要筹备起来。”

苏文不由得在心里边给对方竖起大拇指,这就是顶级的战略思维。

看来思学代表长时间跟着首长,还真有点对方的思维方式。

于是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成立专业军事院校这条道路,早晚都得走,既然如此,不如早点成立专业军校!”

“不过因为急需海军人才,优先成立的肯定是海军学校。”

“只是人才的选拔方面,可能比较麻烦。”

苏文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现在的民国,最热门的专业仍然是文史类学科。

因为国府并不重视工业,所以理工科在民国社会,根本没有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不过在三位代表的理解来看,军队所需的人才,应该是需要会读书识字。¨x*s\c_m?s_w·.?c^o·m+

虽说民国的识字率不高,但是想要找几万名能读书识字的学生还是挺容易的。

于是有些不解的惘然代表,当即说道:“小苏,你有什么顾虑就尽管说,我们一定尽量解决。”

只是稍微整理了下思绪,苏文便严肃道:

“可能三位代表有所不知,技术性兵种,因为其特殊性,往往需要的是理工科学生。”

“也就是能看懂数学、物理甚至是化学等学科内容的人才。”

为了使自己表达得更清楚,于是苏文首白道:

“当然,并不是不能招文科生,只不过需要文科学生拥有较强的数学功底,起码得有初中毕业水平。”

“那么小苏,账房先生可以吗?”问话的是不倦代表。

“噗~,咳咳咳!”此话一出,正在喝水的苏文,差点没呛出个好歹。

他拍了拍自己的胸口,用清澈的眼神望着他老人家:

“那个不倦代表,可能我没表达清楚,海军还得年轻,身体好才行,否则如何能承受海上的风浪。”

思学代表稍微沉吟,道:“小苏,我想问一问,后世的海军,有女兵吗?”

“有!”苏文连连点头道:“坦克兵,飞行员,甚至是军舰舰长,都有女同志担当。?秒!彰?踕/暁!税\枉^ ·无,错?内*容.”

“呵呵,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妇女能顶半边天嘛。”

思学饶有兴致的点点头:

“既然如此,那么这件事下来我会立马上报,相信很快就能得到批准。”

一听这话,苏文自然也不含糊,当即保证道:

“那好三位代表,这件事既然基本上定下来,事不宜迟,我得马上回去准备相关的军事院校教材。”

说罢,苏文起身朝三人敬了个军礼,随后不顾他们的再三挽留,目光坚毅的离开了窑洞。

..

三日后。

顶着烈日,带着交通站专门提供的路引。

唐显华带着手下三名心腹,乘着骡车,终于抵达了陕北境内。

一路上,这西人对于陕北如今的发展,可谓是又惊又喜。

要知道陕北因为土地贫瘠,气候干旱,向来都是陕省的穷乡僻壤。

跟富庶的关中比起来,完全就是两个世界。

不过在红军的治理下,如今的陕北早就是旧貌换新颜。

一路上不仅道路平坦,没看见任何饥民不说,老百姓的脸色也比关中的百姓红润许多。

这明显就是没挨饿,时常沾到荤腥才会有的气色。

而且到处都在搞建设,甚至还能看到高高耸立的烟囱。

赶车的杨老汉系着白色头巾,轻轻挥舞着马鞭,发出一阵“啪啪”声。

接送这些投诚的东北军,己经不知道好几回了。

每次这些人看到陕北的发展,都跟做梦似的。

对此啊,杨老汉早就见惯不怪,他有些得意道:

“呵呵,唐舰长,看见了吧,现在咱们陕北呀,可不比他们关中差哦!”

唐显华一脸叹服道:“是啊,假以时日,陕北说不定还能比关中还好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