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师当然不是人,家师乃是神仙。·y_u+e\d!u`y.e..+c?o.m/”
一个声音,突然从李长生的身后传来。
只瞧见一名身着道袍,看上去年纪尚轻的道童,面露高傲之色,站在那里,淡淡地说着。
李长生扭头看了他一眼,说道:“什么神仙?”
“家师乃是太乙救苦天尊转世,为渡化众生而来。”
道童再次开口说道。
“救苦天尊妙难求,身披霞衣屡劫修,五色祥云生足下,九头狮子道前游,盂中甘露常将洒,手内杨枝不计秋,千处请师千处应,爱河常做渡人舟!”
道童面露恭敬之色,缓缓朗声念道。
烧完香的老汉和少年郎走上前来,听到这话,也连忙朝着道童行了个礼。
李长生眉眼微微一眯,冷笑道:“你在口出什么狂言?”
道童淡淡地看了一眼李长生,说道:“阁下年少轻狂,不知家师本事,可以不信,但请勿不敬。”
“那我得进去好好拜会一下。”
李长生面色冷峻。
“对对对,是该进去好好瞧瞧,刘真君本事很大,有求必应。”
老汉附和着,领着少年郎,便往庙里头走。
李长生见状,跟随在后头。
此时,己临近傍晚,前来求签朝拜的香客,大部分都己经离开了,小庙里头,人影己经不多。/优¨品¨晓_税′王¢ ¢庚`欣^蕞~全_
一进庙门,果真见到当中一座巨大的神像,身穿蓝色长衫,手持柳枝净水,坐于九头狮子之上,气势威严,霸气非凡。
赫然便是那太乙救苦天尊的神像。
老汉和少年郎恭敬朝拜。
李长生看着面前的神像,若有所思,似是察觉到什么。
待到那老汉和少年郎朝拜完后,便绕过神像,往小庙后头走。
刘真君在后头的一间小屋子里,这前来此处求愿的香客,若遇到问题,皆可进入小屋子当中,请求刘真君帮忙答疑解惑,消灾除厄。
庙宇内,烟雾缭绕,萦绕房梁。
李长生跟随在老汉和少年郎的身后,很快便到了那间小屋子外头。
屋子没有门,用一张红色的小帘布遮挡着。
估摸着是庙宇里头常来烧香的香客不少,烟熏火燎的,时间一长,这遮掩住屋门的小帘布,也被烟雾熏得暗沉。
外头的阳光照不进来,这里显得有些阴暗,静谧。
“进来!”
一个低沉幽森的声音,从小屋子里头传出来。
老汉闻言,一脸恭敬,弓着腰,拉着少年郎便往小屋子里头。?g`o?u\g!o¨u/k.a·n?s¨h?u~.`c_o?m^
李长生刚准备跟上,突然被道童一把拦住,说道:“你后面进。”
“哦?”
李长生看了他一眼。
道童解释道:“等家师帮他们把事情解决完了,才轮到你进去。”
“你的意思是说,等你师父把他们两个事情解决完,然后我再进去解决你师……啊……不……是你师父再解决我的事情,是吗?”
李长生一怔。
“不错,总要有个先后顺序。”
道童皱了皱眉头,显然对李长生不是很喜欢。
大概是因为,这几个月来,到庙宇找他师父的人,大多都是毕恭毕敬的,很少像李长生这种看上去如此冒昧的。
……
小屋子里。
没有点灯。
唯一的窗户,也半遮掩着。
微弱的夕阳光,照射进屋子里,幽暗至极。
刘真君盘腿坐在榻上,幽暗的环境让人看不清他的面容。
老汉带着少年郎,颤颤巍巍的进来,一见到刘真君,赶忙下跪磕头。
透过窗户照射进来的阳光,刚好照在他们的身上,只瞧见老汉那虔诚苍老的面容,略带一丝憔悴。
少年郎本来还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但也不知道为何,估摸着是见到刘真君之后,这气场一下子就弱了不少,整个人此时此刻,莫名的心慌,大气不敢喘。
“刘真君……”
老汉怯生生地喊了一声。
塌上的刘真君气定神闲,光线灰暗,也不知道有没有睁开眼,他幽幽地说道:“你不必开口,我都知道。”
“你……你知道?”
老汉有些惊讶,抬起头。
一旁的少年郎闻言,也吃了一惊。
要知道,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