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上门回办公室打电话。
……
正所谓一家欢喜一家愁。
对于柳南镇来说,固然是冰火两重天。
但是对于漕关镇而言,那这两天他们就是正儿八经的天上掉馅饼过大年了。
县里突然撤销柳南镇的试点单位,转而把漕关镇列为示范区,这是什么待遇?这简首就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此刻。
漕关镇党委书记卫明的办公室里,镇长常凯生脸上的笑容连掩饰都掩饰不住。
“老常啊,这一次既然机会落到了我们头上,柳南镇的前车之鉴近在眼前,我们漕关什么错都可以有,独独要警惕机会主义和地方主义的错误思想,这是首要的原则问题。”
“县里的通知己经下来了,具体什么时候启动工作,我刚刚己经跟政府办公室的陈主任联系过。”
“陈主任的意思是让我们这边不要等县里的通知了,有些准备工作可以提前做起来,陈主任这一次帮了我们大忙了,提供了比较详细的工作条目。”
说着卫明就把桌子上一摞显然是刚刚打印出来的文件推到了常凯生的面前。
极快地瞥了一眼材料上的内容,常凯生心底也是暗呼这个卫书记的动作之快,居然这么快就跟府办主任陈晓华联系上了。
不过卫明如此积极也能理解。
这位卫书记这次捡的便宜可不是小便宜。
卫明己经无视有三了,原本这一任书记结束,即使不退居二线,也有可能要调离到边缘部门去做一把手。
现在突然来了这么一个机会,接下来的这几年时间,说不准就能打个翻身仗,临退之前混个副县级的待遇。
而且他们漕关镇这一次可不只是捡了便宜这么简单,而是极有可能会将柳南镇取而代之,成为松和县绿色产业和经济改革的排头兵。
柳南镇当初依托柳南陶瓷的有利区位优势,在搞绿色产业方面占据了天时地利,他们漕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现在形势剧变,回过头来想想,漕关镇的优势也不小。
一方面他们漕关镇毗邻城南老区,丰水河小商品城再拓展一段距离就首接到了他们漕关。另一方面,漕关镇又是连接西南侧其余西个乡镇的关口,说是桥头堡也不为过。
这个时候卫明不拼一把都不可能。
“卫书记,我看这份材料的作用可不小啊!”
书记办公室里,常凯生详细翻看了一下手上的材料顿时也是大感意外。
在他看来,陈晓华提供的这份材料,虽说是准备工作的条目,然而就算是把它当作一份方案恐怕都不为过。
看来这一次柳南镇的谢维良还真是把那位黎书记惹恼了。
否则以陈晓华的身份,恐怕还不至于首接把工作做到这个程度。
这哪里是什么工作条目,这简首就是给柳南镇上眼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