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校长却有些坐立不安:“小江,不是要卖鱼吗,咋就送了?”
过年时国家收购草鱼是四毛七,城里人购买是一斤五毛五,他们送来的鱼有八斤,都值三四块钱了。-优*品~暁?说^徃′ ·埂,辛^最!快¨
江晚月开口:“东西只有卖出去,才值钱这么多钱,卖不出去,一文不值。”
这年代,经济不流通,不知道多少好东西就这么浪费了,农民吃不完的菜,水里抓不完的鱼,山上烂掉的水果,以及各种资源……村里人没法卖,城里人买不着,仿佛隔着天堑。
第24章 谈生意
十一点半过后,教育局食堂慢慢热闹起来。
众人一进食堂,就闻到了扑面飘来的鱼汤香味,一个个神情激动。
“今天是什么好日子,食堂竟然有鱼汤?”
“好家伙,每人竟然还能分到一小块鱼,又不是大过年,真让人受宠若惊。”
“你还是教育局的人呢,受宠若惊是这么用的吗?”
众人端着饭盘在位置上坐下来。!微¨趣.晓\说_蛧^ ′吾*错/内′容·
一人一碗鱼汤,大厨切的很好,保证每个人都分到了一小块鱼,再加几块萝卜,那鲜味,让人恨不得将舌头也吞下去。
这时,局长副局长等领导也来了食堂。
这年头不兴搞什么特殊化,不管职位高低,吃的都一样。
局长很是惊讶的看向后勤部主任:“这不年不节的,食堂怎么还安排上鱼汤了?”
后勤部主任也是稀里糊涂搞不清状况。
乔主任咳了咳道:“局长,是这样的,前几天小荆大队小学的校长,找咱们教育局借走了几本副课教材,本来是件小事,我也没放在心上,没想到,郑校长当成了大事,还特意找他们大队长请示,送了条鱼过来,说要感谢咱们教育局为孩子们办了实事呢。”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江晚月和郑校长正在用餐,和刘大爷坐在角落的位置上。!伍¨4?墈/书′ *首\发?
刘大爷厚着脸皮找大厨分到了半个鱼头,正滋溜滋溜的吸着,吃的不亦乐乎。
江晚月来这里许多天,也是第一回吃鱼,不得不承认,大厨的手艺就是好,这鱼真的太好吃了。
只有郑校长愁眉苦脸,食不知味。
刚吃完,只见乔主任急匆匆走来:“我还以为你们走了,幸好还在,我们局长想找郑校长了解一下你们小学副课的具体情况,请郑校长跟我这边来吧。”
郑校长先是有点懵,随即大喜,知道机会来了。
他忙道:“我们小学副课都是江老师在代课,没有人比江老师更清楚情况了。”
乔主任带着他们两个去了会客室。
教育局的局长姓殷,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正在看去年辖区内小学的升学情况。
虽然郑校长经常来教育局开会,但也从没见过局长,感受到局长身上的气势,他有些张不开嘴。
来教育局谈卖鱼,这、这太离谱了。
他这辈子就没办过这么为难的事。
但为了孩子们,拼了!
郑校长硬着头皮开口:“局长您好,我是……”
“嗯,我知道你,红旗公社小荆大队小学的郑校长。”殷局长抬起头,“刚刚我看了你们小学的情况,今年五年级学生只有十二个人,按照往年升学率计算,你们整个大队今年大概只有三个人能上初中,排我们全县倒数。我就想问问,你们连最基础的语文算术课都没有上好,哪来的底气找教育局申请副课的教材?”
郑校长被说的无地自容,自己要说什么全忘了。
江晚月上前一步,先自我介绍了一下,这才开口道:“美术音乐自然,都是国家教育政策里规定的内容,身为老师为学生们争取并没有错。升学率连年垫底,不是学生的错,错就错在,我们学校实在是太穷了,屋顶漏雨,一个月常常只有半个月能正常开展教育活,桌椅板凳全都坏了,一些学生们得站着上课,学生们甚至连作业本都没有……当然,老师也有责任,没有第一时间为学生解决这些困难。”
殷局长顿时沉默了。
国家大力发展别的产业,教育投入一直被压缩,别说村里小学了,就连县里的学校也没多少拨款。
当连最基本的教育条件都没有的时候,怎么要求升学率呢?
“国家有难处,教育局有难处,我能理解。”江晚月继续道,“但孩子们的教育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