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穿书七零:我有一个聚宝盆 > 第215小章

第215小章

曲书记摇头:“跨国贸易,更难。?k*s·y/x\s^w′.*c!o*m_”

“跨国是难,那如果就在我们国家卖呢?”江晚月一笑,“外国人常出入场所,比如外宾招待所,友谊商店,机场……若是安排柜台专卖这种受外国人欢迎的竹编包包,是不是也能带动外汇呢,而且,这是我们国家的传统工艺品,也能宣传中华民族的文化。”

曲书记震惊极了。

友谊商店本来就是卖货的地方,就先不说了。

外宾招待所是专供外国人住宿吃饭的地方,机场是坐飞机的地方,在这两个地方卖东西?

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书记,我们国家急需外汇,去买国外先进的机器和武器,只要能赚到外汇,管他是什么手段呢?”江晚月开口,“竹编厂正在研发各种各样的工艺品,主要针对外国客户群,我们还拿到了十一月份广交会的门票,我有信心,让我们的产品走出国门,为我们国家赚到尽可能多的外汇币!”

这番话,让人热血沸腾。′顽~夲·鰰·颤~ ′首~发~

曲书记点头:“好,那我就先让人在友谊商店为你们安排一个柜台试试看。”

“多谢书记!”

江晚月大喜。

宁书记满脸不可置信。

友谊商店是政府盖的,在里面经营的大多是有关系的华侨国人,以及少量的外国商人。

一个村办工厂,居然也拿到了入场券,该说不说,这位江厂长还真是巧舌如簧,连曲书记都被说服了。

第160章 不如她

不多时,水稻的总斤数就出来了。

不管称多少次,结果还是一样,亩产达到了惊人的八百一十二公斤,一个足以震惊国内外的恐怖数字。

周教授难以置信道:“周家大队试验田使用了国内最好的复合化肥,产量都只有七百五十公斤,小荆大队仅使用了一次化肥,为什么产量会高出这么多,必须得找出原因,并进行全国推广,才能最大可能保证水稻产量!”

他将其他大队试验田的数据全都拿了出来,让刘助理等人进行深层次的对比。¨我¨地¨书/城* `芜·错·内¨容·

究竟做了什么,产量会涨这么多?

一亩地多六十公斤,全国能多出几千万公斤……

但是查遍了所有数据,一项一项对比,也没查出个所以然。

江晚月看了一眼宋大海。

宋大海这才大着胆子走上前,说道:“如果非要说我们小荆大队和别的大队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那应该就是改变了以往的种田模式。”

周教授连忙追问:“仔细说一说。”

“都是搞集体,以前是整个大队一个大集体,分成八个小队,也就是八个小集体,各自小队长负责自己区间内的田地。”宋大海说起这方面的事,滔滔不绝,“但研究人员来我们这里试种杂交水稻后,因为每天要记录数据,研究人员就三名,记录整个大队数据是个非常辛苦的事,在我们副支书的建议下,将八个小队,再进一步进行划分,每块田交给三户人负责,三户人就是一个小集体,也就十个人左右。”

“以前啊,几百号人在一起干活,谁偷懒摸鱼,真的很难发现,但现在,一个小集体才十个人,谁不干活就显出来了,大家都辛苦,凭啥有人偷懒……可能是大家都变勤快了,生产力提高了,亩产就起来了……咳,这只是我个人不成熟的看法,还请书记别见笑。”

曲书记陷入了沉思。

江晚月知道,这是历史必然的趋势。

大概是在七八年吧,国家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亩产大量提高。

现在才是七五年,距离历史性的一天还早。

不过,只要能稍微改变一点,大家就能早些受惠,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省城考察团带着沉思离去了。

小荆大队投入进下一次的劳作之中,开始种植晚稻。

宋大海也隐约认识到划分责任田的好处,和上回一样,依旧是三户负责一块田,在江晚月的建议下,以亩产八百公斤为分界线,若亩产低于八百,这三户必须受罚,如果超出八百公斤,超出部分的产量,由这三户平分。

这样一来,村民们干活更卖力了。

夏天傍晚的晚霞格外绚烂,给这个小村庄镀上了一层迷人的色彩,走在乡间的小道上,看着忙碌的农人,江晚月心情畅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