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刑侦档案:破案先锋 > 第48章 消失在春寒里的女孩(八)

第48章 消失在春寒里的女孩(八)

雨后天晴,江州市的清晨似乎格外眷恋夜晚的宁静,天亮得格外缓慢。~墈~书*君^ ?首?发-天色由深邃的青灰逐渐转成柔和的青白,云层如薄纱般静谧地铺展在空中,看似平静,却仿佛还在悄然酝酿着另一次静默的风暴。

程望伫立在办公室窗前,晨曦透过百叶窗的缝隙,丝丝缕缕地洒落在堆满案卷的桌面上。他昨晚为了梳理林语彤案相关的补充材料,包括赵怀德之死的司法处置建议和林语彤涉案问题的后续评估,一直加班到凌晨三点。此刻,桌上那杯黑咖啡早已没了热气,可他似乎浑然不觉,脑海中依旧在不停地思索着案件的种种细节。

这起案件虽说已经成功破获,但程望心中却没有丝毫“破案的轻松”。赵怀德的名誉终于由市教育局发文澄清,并且配合检察系统及媒体推出了追悼专题,以告慰逝者。然而,林语彤的情况却让程望心情沉重。尽管她自首并积极协助调查,但她作案时手法冷静、计划周密,故意杀人罪的事实难以回避。

她会不会被判死刑?这个问题在程望脑海中不断盘旋。他深知,这并非他能决定的事情,但他觉得自己必须厘清一件至关重要的事:在她的行为中,究竟哪些属于不可饶恕的“罪”,而哪些只是在无奈之下不该采取的方式。

……

上午九点,市局联合市检察院、市教育局召开了一场至关重要的闭门研讨会。会议室内,气氛严肃而凝重。受邀而来的不仅有多位法学专家、刑侦学者、心理学顾问,还有市级领导。程望作为主案警官,带着整理得条理清晰的完整卷宗分析,神情专注地列席旁听。

主持人简短开场后,市检察院的一位资深老检察官率先打破沉默,他表情严肃,目光扫视着在场众人,缓缓开口说道:“关于林语彤的行为,依据现有的证据和法律条款,我们已基本确定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故意杀人罪’构成要件。~x`w′d+s*c-.?c?o¢m*她杀人对象明确,手段可谓残忍,预谋更是清晰可见,所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

话刚落音,一位来自省政法大学的法学教授便微微皱眉,提出了异议:“虽然我们理解这起案件的特殊性,但不能仅仅因为动机‘听起来’正义,就轻易为暴力行为开脱。这是一个典型的‘以恶制恶’思维误导。司法权威必须坚持原则,如果轻易妥协,后果将难以预估。法律的公正不能因个别案件的情感因素而动摇。”

一位坐在前排的学者点头赞同,补充道:“没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法治社会的基石。倘若因为所谓的道德困境就网开一面,那么法律的权威性将受到严重挑战,后续类似案件的处理将会陷入混乱。”

然而,另一位法学专家却持有不同看法,他推了推眼镜,缓缓说道:“话虽如此,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案件背后复杂的道德困境。林语彤的作案动机并非出于个人私利或恶意,她是为了给恩师讨回公道,在多次求助无果的情况下才走上了极端。或许在量刑时,应当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一时间,会议室里议论纷纷,各种观点激烈碰撞。

这时,主持人看向程望,点名道:“程警官,作为这起案件的主办人,您对这件事怎么看?”

程望缓缓起身,身姿挺拔,他的目光沉稳地扫视全场,深吸一口气后,声音坚定而沉稳地说道:“我既不为她辩护,也不为她定罪。*晓_说~C¨M^S. ,耕′薪′蕞¨哙`我只想说说我们在侦查过程中所了解到的‘林语彤’。她并不是大家想象中那种无情的杀手。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她将每一段调查、每一次质问、每一回逼迫都详细记录在册,这并非是为了炫耀,而是她在以自己的方式‘保留证据’。她希望有人能明白,她不是出于单纯的仇恨去杀人,而是坚信‘必须有人为赵老师的死负责’。她其实内心是相信法律的,但在经历了无数次挫折后,她不再相信人。”

程望微微停顿,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惋惜,继续说道:“我认为,这恰恰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在这三年漫长的追查里,她多次尝试‘求助’。她写过匿名信,满怀希望地找过记者,甚至还想通过法律途径起诉。然而,所有的努力都如石沉大海,没人理会她的诉求,也没人在意赵怀德的冤屈。在这种绝望之下,她才自己搭建了一个‘法庭’,用了最极端的手段去进行她所认为的审判。我所说的这些,并非是为她开脱罪责,而是想说明:我们的司法系统在处理道德困境、关注社会边缘人方面,存在着过于冷硬、迟缓、拒人千里的漏洞。”

会场顿时陷入了一阵短暂而凝重的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