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铁血军工:从1938到上甘岭 > 第38章 钢铁动脉的崛起

第38章 钢铁动脉的崛起

两截。"

他展开从香港传来的密报,纸页边缘还沾着海水的咸涩,"现在黑市上有 1928 年产的英国电弧炉,还有德国的三辊轧机,只要能......"

会议室瞬间炸开了锅。"买这些设备得掏空家底!"" 运输船要是被日军发现,损失不可估量!

"质疑声此起彼伏。贵华润却从容地拿出算盘,噼啪拨动算珠:" 我们每月增加 5 万支青霉素供应,用药品换设备。

"他指着墙上的交通站分布图,红色标记如星罗棋布," 太行山上的地道、秘密渡口,再加上亨利的改装运输船,万无一失。"

与亨利的新一轮谈判在香港半岛酒店的豪华套房内展开。水晶吊灯洒下柔和的光芒,银质餐具在餐桌上泛着冷光。亨利转动着高脚杯里的红酒,蓝眼睛闪烁着精明的光芒:"贵军胃口越来越大了,炼钢设备可不是几箱青霉素能换的。" 贵华润不慌不忙地推过合同,钢笔尖在 "每月 8 万支青霉素" 的条款上轻点:"持续半年。但我们要全套设备,包括开炉用的镁铬砖,还有德文版的操作手册。"

七天七夜的拉锯战,最终达成协议。为掩人耳目,亨利将炼钢设备拆解成 "锅炉配件"" 工业管道 ",甚至把重达三吨的电弧炉变压器伪装成巨型冷藏柜。运输船队启航那天,暴雨倾盆,货轮在浪涛中起伏如树叶。亨利站在码头,看着消失在雨幕中的船队,喃喃自语:" 如果这单生意成了,华尔街那些老家伙该重新认识中国了。"

在根据地,各分厂建设也进入白热化。杏花姑娘带着女工们在制药分厂忙碌,她们用石灰水将窑洞墙壁刷成雪白,用土法烧制的陶罐储存原料;机械加工分厂的工人们则在山洞里安装防震基座,用缴获的日军铁轨铺设运输轨道。每当夜幕降临,各个工地灯火通明,此起彼伏的敲打声、机器轰鸣声,与远处传来的狼嚎声交织在一起,构成独特的战地乐章。

而在黄崖洞总部,贵华润正在编写新的培训教材。他蹲在机床旁,握着学徒的手调整车刀角度:"记住,切削速度就像行军节奏,快了容易出错,慢了耽误战机。" 月光透过窑洞的小窗洒在他身上,映得那份写满公式和图示的教材格外清晰 —— 这不仅是操作指南,更是八路军迈向工业化的宣言。

当第一座电弧炉在黄崖洞点火时,冲天的火光染红了半边天。工人们围在炉前,看着通红的钢水如炽热的瀑布般倾泻而出,有人激动地跪下亲吻土地,有人解下腰间的酒葫芦,将烈酒浇在地上祭天。这一刻,他们锻造的不仅是钢铁,更是打破日军封锁的希望,是为抗战胜利浇筑的基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