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铁血军工:从1938到上甘岭 > 第44章 烽火淬炼的经纬线

第44章 烽火淬炼的经纬线

里崭新的枪械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戴笠的特务组织派出王牌特工,伪装成归国华侨潜入根据地。但这名特工刚靠近兵工厂,脚下的土地突然发出轻微震动 —— 这是新埋设的压力触发式报警器。两分钟后,他就被戴着防毒面具的保卫队员包围。

面对内忧外患,兵工厂反而迸发出更强的创造力。当日军加强空中侦查,研发组连夜设计出可折叠伪装网,将整个厂区伪装成梯田;为解决冬季燃料短缺,化工组用玉米秸秆提炼出新型燃油;而李云龙部传回的实战数据,更是成了武器改良的关键。根据战士们反馈的 "枪械低温卡壳" 问题,机械组在 72 小时内研发出防冻击发装置,用从日军罐头盒改造的保温套护住关键部件。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深夜,贵华润站在总控车间的高台上。下方,从美国归来的专家们正与本土技术员热烈讨论,英语公式与山西谚语奇妙交融;远处,刚完成任务的骡马运输队踏着积雪归来,骡背上驮着的木箱在月光下泛着微光。贵华润握紧口袋里李云龙的来信,信纸上还沾着东北的雪水,那句 "有了这些家伙,小鬼子的关东军也得抖三抖" 让他不禁笑出声。

此刻的黄崖洞,不再只是座兵工厂,而是一座用智慧与热血浇筑的钢铁堡垒。在日军的围剿与友军的质疑中,这里的每一次锻造、每一次试验、每一趟运输,都在编织着通往胜利的经纬线。熔炉里跃动的火苗,照亮的不仅是太行山的夜空,更是一个民族不屈的未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