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总,运输是个大问题。” 后勤部长翻开那本边角磨破的账本,眉头紧锁,手指在数据间颤抖,“骡马队每天最多运 30 吨物资,可光是火箭炮的弹药,每天就得 50 吨!”
话音刚落,侦察员匆匆赶来,带来了更坏的消息:日军在各交通要道增设了十五个检查站,加强了巡逻,上周就有三支运输队遇袭,粮食和弹药散落一地。
“再这样下去,前线战士只能抱着金疙瘩挨饿!” 硼总猛地站起身,撞得木桌发出吱呀的呻吟。
窑洞内陷入了死寂,唯有寒风卷着砂砾拍打窗棂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刺耳。众人眉头紧皱,苦苦思索着破局之法。
贵华润握着总部加急电报的手指微微发颤。电报上 "运输告急,限期突破" 的字样在煤油灯下泛着刺目的白光,窗外呼啸的寒风卷着砂砾扑在窑洞的窗纸上,仿佛日军封锁线的重重压力。他猛地将电报拍在布满油污的工作台上,震得旁边的游标卡尺叮当作响:"立刻召集所有人,开紧急会议!"
十分钟后,二十余名技术骨干围聚在临时搭建的木桌旁。陈启文博士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看着电报上的红字倒吸一口冷气:"骡马队被截,前线弹药告急...... 可咱们连自行车都没批量造过,三轮摩托......"
话未说完,贵华润己经抓起一支木炭笔,在岩壁上用力画出三轮摩托的轮廓:"敌人有的,我们要造;
敌人没有的,我们更要造!从今天起,成立 ' 铁马攻关小组 ',我亲自带队!"
攻关小组的窑洞很快变成了战场。贵华润将缴获的日军 97 式摩托车发动机拆成零件,摆在铺满稻草的地面上。
老钳工老李戴着用护膝改制的护眼罩,举着卡尺测量曲轴尺寸,嘴里不停念叨:
"这合金钢的硬度...... 咱们的土炉子根本炼不出来!" 陈启文则蹲在一旁,在泛黄的草纸上飞速记录数据,笔尖划破纸张发出 "刺啦" 声。
"用铜铁合金!" 贵华润突然抓起一块紫铜废料,"太原兵工厂缴获的紫铜延展性好,掺上废铁反复锻造,或许能解决强度问题!" 他的提议让众人眼睛一亮,但新的难题接踵而至。水冷系统的密封垫在高温下容易碳化,技术员小张连续三天测试了八种材料,从牛皮到橡胶,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首到贵华润想起老乡补锅用的桐油石灰,混合石棉反复熬制,才终于制成耐高温的密封胶。
最棘手的还是发动机的仿制。日军发动机的精密齿轮让团队屡屡受挫,第一次试造的齿轮在运转时当场崩裂,飞溅的铁屑差点伤到观察员。
贵华润带着众人日夜泡在锻造车间,将缴获的汽车齿轮作为参考,用土法翻砂工艺一次次改良模具。当第 17 版齿轮终于严丝合缝地咬合时,整个窑洞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陈启文激动得眼镜都歪到了脸颊上。
为了加快进度,攻关小组实行三班倒。深夜的车间里,煤油灯将众人的影子投射在岩壁上,恍若跳动的火焰。
贵华润的白衬衫早己被机油浸透,嗓子也因不停指挥变得沙哑,但他的眼神始终炽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