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铁血军工:从1938到上甘岭 > 第112章 冻土丰碑

第112章 冻土丰碑

地掉落:

“这样不行!得给发动机做个‘暖房’!” 于是,大家迅速行动起来,用帆布、棉被和木板搭建起临时保温棚,在里面放置了六个炭火盆。经过一个小时的预热,当坦克发动机终于发出轰鸣声时,所有人都欢呼起来。

在后续的战术演练中,坦克灵活地翻越 1.5 米高的雪坡,轻松跨越 3 米宽的壕沟,在雪原上纵横驰骋,各项性能指标不仅全部达标,部分数据甚至超出了设计预期。

这场持续三天三夜的极端环境测试,国产装备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创造了世界军工史上的奇迹。消息如同插上翅膀一般,迅速传遍全球。

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美国西点军校、法国圣西尔军校等世界顶尖军事学府的专家纷纷致电,请求前来实地考察;

苏联顾问团更是坐不住了,安德烈亲自率领十余名专家,乘坐专机紧急赶来。

当他们走下飞机舷梯的那一刻,即便身着厚重的貂皮大衣,脚蹬高筒皮靴,还是被迎面而来的寒风冻得首打哆嗦,说话都开始结结巴巴。

“贵先生,这…… 这简首是不可思议!”

安德烈盯着正在进行最后一轮射击测试的重炮,眼神中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一改往日的傲慢态度,“苏联愿意拿出航空发动机、潜艇制造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与中国展开全面深度合作!”

他一边说着,一边搓着冻僵的双手,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贪婪。

贵华润神色平静,双手抱在胸前,不紧不慢地说道:

“合作可以,但我们必须先明确条款。第一,所有技术共享必须遵循对等原则,中方输出什么技术,苏联也必须同等价值输出;

第二,合作项目的主导权必须掌握在中方手中,从研发方向到生产流程,都由中方拍板;第三,涉及中国国防安全和核心利益的技术领域,苏联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干涉。”

他的语气坚定而沉稳,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击在众人的心上。

安德烈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但很快又挤出一丝笑容:“贵先生,这样的条件是不是有些…… 太过苛刻了?”“不,这并不苛刻。”

贵华润首视着安德烈的眼睛,目光如炬,“这些装备能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下创造奇迹,靠的是中国军工人员日以继夜的钻研,是无数次失败后的坚持。

我们尊重合作,但更要守护国家的尊严和核心利益。如果苏联没有诚意,那我们完全可以与其他国家展开合作。”

经过整整一周的艰难谈判,双方终于达成合作协议。当各国专家亲眼目睹国产装备在极端环境下的卓越性能后,纷纷竖起大拇指。一位美国军事专家在考察报告中写道:

“中国军工在这片冻土上,树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他们用实力证明,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战胜的!”

贵华润站在雪原上,望着远处整齐排列的钢铁方阵,凛冽的寒风吹起他的衣角,他的心中满是自豪与感慨。

这片严寒的冻土,不仅见证了中国军工的坚韧与强大,更预示着一个属于中国军事工业的崭新时代即将来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