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铁血军工:从1938到上甘岭 > 第114章 长空枷锁

第114章 长空枷锁

图纸的办公室里,贵华润遇到了年轻的动力工程博士陈远。陈远刚从实验室回来,身上还带着机油的味道,眼睛里布满血丝却闪着兴奋的光。

他刚刚完成一项关于涡轮机械的研究,他的创新思维让贵华润眼前一亮。

“小陈,愿意和我们一起挑战不可能吗?这可能是一场没有尽头的苦战。” 贵华润伸出手。陈远握住贵华润的手,眼神坚定:“我早就盼着这一天了!国外的技术封锁越厉害,我就越要争这口气!”

很快,一支由 300 多人组成的攻坚团队成立了。他们在沈阳郊外的一处废弃工厂里安营扎寨,这里的墙壁布满裂缝,窗户玻璃残缺不全,冬天寒风灌进来,夏天蚊虫肆虐。

没有暖气,大家就挤在一起靠军大衣取暖;没有像样的宿舍,就用木板和帆布搭建大通铺。但所有人都毫无怨言,贵华润和大家同吃同住,每天工作 18 个小时。

他的办公桌上,永远摆着一碗冷掉的面条和几盒清凉油,困了就抹一抹,继续投入工作。

研发工作一开始就困难重重。

首先是材料问题,发动机燃烧室的温度高达 1800 摄氏度,现有的材料根本无法承受如此高温。

林教授带领团队跑遍了全国的矿区,从东北的冰天雪地到西北的荒漠戈壁,采集了上百种矿石样本。

在实验室里,他们反复试验,有时候为了等一个数据,三天三夜不合眼。有一次,为了测试一种新型合金的耐高温性能,实验室发生爆炸,剧烈的气浪将林教授掀翻在地,脸上被溅上滚烫的金属液,留下一道深深的疤痕。

但他只是简单包扎后,又戴着护目镜回到了试验台:“这点伤算什么?不把材料搞出来,我死不瞑目!”

涡轮叶片的设计也是一大难题。

陈远带领团队日夜奋战,在计算尺上反复推演,在图纸上修改了上千次。他们尝试了无数种叶片造型,有的在试验中出现裂纹,像蜘蛛网一样蔓延;

有的无法达到设计的转速,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有一天深夜,月光透过破旧的窗户洒进实验室,陈远盯着试验数据,突然眼前一亮:“我们为什么不借鉴鸟类翅膀的结构?

你看大雁迁徙时,翅膀的弧度和气流的配合简首完美!” 于是,团队大胆采用仿生学设计,对叶片进行优化,用石膏做出一个又一个模型,反复吹风洞测试。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看到希望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改进后的涡轮叶片在高速旋转时,出现了严重的振动问题,试验台被震得哐哐作响,仿佛随时都会散架。

这可能导致叶片断裂,引发灾难性后果。贵华润看着试验台上剧烈抖动的叶片,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他的脑海中不断回想着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烟一根接一根地抽,烟灰缸里堆满了烟头。

他知道,这是一道必须跨越的难关,否则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白费。在技术封锁的重重压力下,这支攻坚团队能否突破长空枷锁,让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展翅高飞,一切还是未知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