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同等价值的技术,比如 S-75 防空系统的核心数据,否则合作无从谈起。”
安德烈的笑容瞬间僵在脸上,眼中闪过一丝恼怒,他重重放下酒杯,语气变得强硬:“S-75 是苏联的机密,不可能轻易示人,你们应该清楚与苏联合作的重要性。”
“既然如此,那合作的基础又在哪里?”
贵华润首视着安德烈的眼睛,目光如炬,仿佛要将对方看穿,“中国军工走到今天,靠的不是别人的施舍,而是无数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拼搏。如果苏联没有诚意,我们完全可以自己攻克技术难关,历史己经证明了我们的能力!”
谈判陷入僵局,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回到研发基地,贵华润立刻组织团队加快改进步伐。
为了提升射程,他们尝试更换高能推进剂,试验车间里摆满了各种化学原料的瓶瓶罐罐,刺鼻的气味让人喘不过气,仿佛置身于一个毒气室。有一次,新调配的推进剂突然发生剧烈反应,瞬间腾起巨大的火球,热浪席卷而来。
技术员小王为了保护关键数据,毫不犹豫地扑向操作台,被气浪掀翻在地,身上多处擦伤,鲜血渗出,染红了工作服,但他顾不上伤痛,爬起来就继续记录数据,眼神中只有坚定与执着。
在增强抗干扰能力方面,团队从零开始研究新型导引头算法。陈远带领一帮年轻人,日夜泡在实验室里,这里的灯光从未熄灭过。
他们的眼睛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布满血丝,干涩得几乎睁不开;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常常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饿了就啃几口冷硬的馒头,困了就用凉水浇脸,他们反复模拟各种干扰场景,对算法进行了上千次优化,每一次失败都让他们更加坚定,每一次改进都让他们离成功更近一步。
当改进后的 “猎鹰 1 型” 再次进行测试时,性能有了显著提升。
射程增加到 50 公里,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依然能稳定追踪目标,如同一双锐利的眼睛,牢牢锁定猎物。而此时,苏联方面见硬的不行,又开始转变策略。
安德烈再次找到贵华润,脸上堆起虚假的笑容,提出可以先共享部分雷达技术,但前提是中方要开放导弹制导核心代码,言语中带着一丝诱骗的意味。
“安德烈同志,我再说一遍,技术对等是合作的基础,这一点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贵华润将一叠厚厚的改进后测试数据拍在桌上,纸张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中国军工有能力、有信心解决所有问题。如果苏联真想合作,就拿出诚意,否则一切免谈。
我们绝不会在原则问题上做出丝毫让步!”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技术博弈中,贵华润和他的团队,正以坚定的立场和过硬的技术,守护着中国军工的尊严与未来,如同坚实的盾牌,抵御着一切企图侵犯的力量。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