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天深夜,老李盯着老式收音机突然拍桌:"环形磁场!
把天线做成螺旋嵌套!"当2公斤重的新天线在海拔4800米接收到清晰信号,组员们抱着天线又哭又笑,有人掏出二锅头往接口倒:"给咱宝贝开个光!"
但抗干扰成了更大的坎。模拟对抗中,敌方电磁干扰让整个坦克群瞬间瘫痪。
贵华润带着团队拆解美军干扰器,熬红的眼睛突然发亮:"他们变频,我们就跳频!每秒切换200次!"为实现这个疯狂的想法,工程师们手工焊接了3200个电子管,试验板上的线路密如蛛网。
当第一台"闪电"通讯系统成功运行,技术员小赵打翻烧杯尖叫:"这比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还灵!"
发动机车间里,轰鸣声震得人说不出话。贵华润指着仪表盘怒吼:"百公里耗油85升?这是喝油的老虎!"他在车间门口挂起"生死榜",白纸黑字写着:
"三个月造出中国心,否则我去炊事班烧火!"团队从活塞材料入手,把铝硅合金倒进坩埚,加入微量钒元素。
但台架测试时,新活塞磨损严重。
贵华润带着工人用放大镜观察,发现活塞环密封性差。
"去航空发动机厂!"
他连夜带人取经,将一道气环改成三道迷宫式结构,漏气量首降80%。
燃油喷射系统成了最后的堡垒。团队把拖拉机柱塞泵拆得七零八落,在喷油嘴装微型电磁阀门。
试验台上摆着142个不同规格的喷油嘴,每次调试都伴随着刺鼻的柴油味和震耳轰鸣。
当第37号方案让燃油雾化效果达标时,工程师突然跳起来撞翻烧杯:
"燃烧效率38.7%!超过SL同期水平!"
但高转速爆震又成拦路虎。贵华润带着骨干睡在车间,在缸体装了18个传感器。
连续17天调试无果后,他盯着示波器突然大喊:
"调整气门重叠角!"
当"泰山"发动机满负荷运转120小时无故障,整个车间沸腾了——580马力,油耗比进口型号低31%!
第一辆新式主战坦克缓缓驶出厂房。
履带碾碎满地落叶,发出低沉的轰鸣。
贵华润爬上炮塔,抚摸着冰凉的复合装甲——那是用报废坦克装甲、陶瓷片和国产高锰钢压成的"千层饼"结构。
仪表盘上,自主研发的火控系统正在精准测算3公里外的靶标。
车身上,"自力更生"西个红漆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远处的练兵场上,更多的钢铁巨兽正在集结。
贵华润望着天际线,想起三年前在沈阳兵工厂用铁锤敲打零件的夜晚。
寒风卷起他的衣角,露出里面补了又补的衬衫,而他知道,这条用智慧和血汗铺就的道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