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万发改良型穿甲弹完成质检,质检员老陈抚摸着弹体编号,想起儿子牺牲在运输线上的模样,泪水砸在冰冷的钢铁表面,绽开一朵朵晶亮的花。
北部湾的海面翻涌着暗黑色的波涛,30 艘 051 型驱逐舰组成的编队悄然出港。舰体新喷涂的吸波材料与夜色融为一体,螺旋桨搅动海水的声响被刻意调至最低。
贵华润守在指挥中心,盯着实时传输的雷达画面,喉结不住滚动:"各单位注意,电磁静默,按 B 计划行动!" 与此同时,陆军某装甲师的 500 辆新型坦克在夜幕掩护下集结。
车长们抚摸着升级后的热成像仪,发现其清晰度比旧型号提升了 5 倍。当探照灯突然照亮美军阵地时,M60A3 坦克的炮手惊恐地发现,自己的热成像仪里竟布满雪花 —— 中国军队抢先发动了电磁干扰,一场蓄谋己久的反击战正式打响。
在万米高空,激烈的空中缠斗正在上演。
装备新型抗干扰雷达的歼击机群如银鹰出击,与美军 F-4 战机展开殊死搏斗。王牌飞行员王海驾驶战机,利用磁波定位功能在电磁迷雾中精准锁定敌机。
当他按下发射按钮,导弹拖着尾焰首扑目标时,耳机里传来地面指挥员激动的喊声:"打得好!这是今天第 8 个战果!" 而在防空阵地上,改进后的 "红旗 - 2" 导弹焕发新生。
加装的抗电磁脉冲模块让导弹在美军干扰下依然保持精准。当第一枚导弹拖着尾焰击落美军电子战飞机时,操作手小张激动得跳起来撞翻了水杯,却浑然不觉,只是大喊:"我们的眼睛又回来了!" 防空阵地周围,高射炮的轰鸣与导弹发射的尾焰,将夜空染成一片火海。
在某高地争夺战中,步兵连遭遇美军顽强抵抗。战壕里积满了血水与泥浆,连长赵卫国望着前方的地堡群,将最后一个 "能量立方体" 塞进嘴里,转身对战士们喊道:"同志们,科研人员把命都拼上了,我们决不能后退!"
战士们握着新型单兵火箭筒发起冲锋,改良后的推进剂让火箭弹的穿甲能力提升 40%,地堡在剧烈的爆炸声中化作齑粉。
一名战士在冲锋时中弹倒地,却仍奋力将手中的炸药包投向敌人,用生命为战友开辟道路。而坦克集群的攻势更加凌厉,
新型坦克的 125 毫米主炮怒吼着撕开美军防线,复合装甲抵挡住 M60A3 的攻击。当某辆坦克中弹起火时,车长李建国高喊着 "继续前进",驾驶着冒火的战车撞向美军阵地,履带扬起的火星与炮火交织成壮丽的死亡之舞,为胜利开辟出一条血路。
战报传回华盛顿的那个深夜,五角大楼的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国防部长愤怒地将威士忌酒杯砸向墙壁,水晶碎片与琥珀色酒液溅在标注着太平洋的作战地图上,宛如鲜血淋漓的伤口。
"这不可能!" 他对着满屋子参谋咆哮,"他们怎么可能在 30 天内完成技术反超?"
情报部门紧急召开分析会,投影仪上反复播放着中国坦克在电磁干扰下精准射击的画面。情报主管擦着额头的冷汗,声音颤抖:"他们的火控系统采用了分布式计算,这种思路我们三年前才提出理论!"
而当看到中国海军舰艇在电磁脉冲攻击下仍能正常作战的影像时,现场陷入了死寂,只有窗外呼啸的风声,仿佛在嘲笑美军的傲慢。
国会山的辩论激烈得近乎失控。军工集团的议员挥舞着堆积如山的合同文件,涨红着脸嘶吼:"这是美国军事史上最大的耻辱!拨款必须增加 50%!"
但反对党议员突然切换投影仪画面,屏幕上出现中国科研人员蜷缩在简陋实验室地板上小憩的照片,身旁堆满图纸与仪器。"看看他们!" 反对党议员痛心疾首,"我们输掉的不是技术,是与士兵同生共死的信念!"
最震撼的当属退役将军约翰逊上校的证词。他拄着拐杖站在听证会上,声音哽咽:"我亲眼见过中国士兵用步枪击落首升机,他们眼里的光... 现在,他们让钢铁洪流也有了那样的光..." 他的话让整个会场陷入沉默,只有摄像机的快门声在空旷的大厅回响,记录下这个震撼的时刻。
这场战役的影响如惊涛骇浪般席卷全球。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上,苏联将军们对着中国军队的战报窃窃私语,重新评估这个东方盟友的实力
欧洲各国紧急召开军事会议,会议室的白板上,中国军队的战术分析占据了大半空间;而在东南亚的丛林中,小国军队偷偷将中国的战术手册翻译成母语,奉为圭臬。
然而,庆功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