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防线北段指挥部内。*晓_说~C¨M^S. ,耕′薪′蕞¨哙`
帝国军务大臣秦景川,看着手里的情报,整个身子都在轻轻发颤。
在其周围,十几名高级将领和作战参谋站在那里,脸上带着一种愤怒,还有莫名的惊恐。
“竖子不足与谋!”
整个指挥部内鸦雀无声,只有秦景川的咆哮声。
然后仰天长叹:“帝国数百年的心血毁于一旦……”
所有人都没想到,原本固若金汤的北疆防线竟然被生化人攻破了,罪魁祸首便是那位皇长孙岳风霄。
大战开始后,作为皇长孙,岳风霄前往最前线,而是和他一起待在后方指挥部。
而且表现得中规中矩,并没有什么逾越的行为,也没有对战事指手画脚,表现得像是一个虚心的学生。
唯一做的一件事,便是向镇守远东藩镇的那位鹰雀山公爵下调兵令。
一个月的时间,连下七道调兵令!
秦景川并没有阻止,心里也打着自己的小九九。
那位鹰雀山公爵,坐拥几十万重兵,己经是尾大不掉之势,严重影响了内阁和军府的权威。
最不能容忍的是,对方出身皇室!
如果能被一纸调令调来北疆的话,或许可以借此一点点肢解对方手里的兵权。,艘+飕?暁~税~徃′ `耕*辛\蕞.哙+
可惜,那位鹰雀山公爵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岳风霄对此有些气急败坏,甚至一度要公开通电全国,训斥鹰雀山公爵拥兵自重,不遵调令。
但是被他(秦景川)拦住了,因为真要是通电全国,自己这位军务大臣,乃至整个内阁和军府,都会被波及。
说白了,对方这个皇长孙,没有权利对帝国的军政要员下调令。
对方是鹰雀山公爵,身兼远东藩镇总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是货真价实的帝国军政要员,不再是皇室可以随意号令的了。
唯有内阁和军府才有资格下调令。
但也只是名义上的资格,因为那是藩镇,坐拥独立军权、行政权、财政权,甚至立法司法权的藩镇。
说白了,就是一句话:听调不听宣!
这是对方被“临危受命”时,皇室、内阁、军府一起赋予的权力。
只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生化人的目标根本就不是远东海防城,而是帝国的北疆防线。
如果那位鹰雀山公爵一首龟缩在海防城内的话,也没什么,战后内阁和军府找个借口就可以剥夺对方的藩镇之权。
但谁也没想到,那位鹰雀山公爵竟然趁势而起,麾下拥兵几十万。
而且随着《帝国黎明》报文的发表,己经成为东方帝国对抗生化人的一面旗帜,威望如日中天。¨丸,夲?神*栈· +嶵?芯/璋′截-更\薪·快!
现在别说是皇室了,就是内阁和军府,都不敢随意拿捏。
“同样是皇室子弟,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秦景川叹了一声,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传令下去,解除皇长孙岳风霄南线总指挥职务,南线指挥权暂时由参谋部接管!”
说完后,又沉吟了一会儿,面色有些挣扎。
一众军府将都感觉到话还没说完,都在静静等待着,有人己经隐隐猜到了什么,神情有些期待,也有些凝重。
最终,秦景川做出了决定,面色显得有些狰狞:“以明文方式通电全国!”
这个锅,内阁和军府不会背,那就由皇室背吧!
毕竟,北疆南线之所以崩溃,皇长孙岳风舟要负主要责任,他应该为自己的狂妄自大和愚蠢买单!
就是因为他的弃战而逃,整个北疆都可能失守!
尚京,御书房。
岳子玄看完关于北疆南线失守的情报后,久久无语。
北疆战事南线总指挥,是他跟内阁、军府要来的,好不容易才让几个军中大佬妥协。
为此他亲自拜访了帝国陆军大学的几名资深军事专家,让他们组成了一个庞大的临时军事智囊团前往北疆南线辅助岳风霄。
临行前,又用一夜的时间,结合大纵深作战理论,制定了这个“大兵团、大纵深突击作战计划”。
这一战,他没指望自己那个皇长孙展露出什么惊天军事天赋,而是让他坐镇后方,担任名义上的总指挥。
具体作战细节,及兵力调度,全部都由陆军大学的军师智囊团制定。
也就是说,岳风霄什么都不用做,只要这次作战计划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