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松的话匣子一旦打开,就有些收不住,他越说越起劲。~嗖¢艘`暁^税`蛧? /追·醉^歆·璋-节?
“所以啊,现在对AI的限制死死的,辅助可以,决策?门儿都没有!那次‘白鹰’事件,真是把所有人都吓破了胆。还好,还好那时候纳米材料技术还不成熟,主要用在机器人身上的还是高强度合金。你想想,要是那些叛变的机器人是用纳米材料造的,能变形,能自我修复,那才叫真真正正的噩梦!”
张聿听着,纳米材料,这个词他并不陌生。2025年,这还是尖端科技的代名词,没想到在这个时代,己经是可以讨论用在机器人身上的程度了。他脑中甚至闪过几个模糊的科幻电影片段。
“纳米材料那玩意儿,韧性上去了,强度就差点意思,强度够了,又脆得不行。关键是贵,而且制造复杂,哪有现在的特种合金来得实在?强度高,韧性足,最重要的是,便宜,量大管饱,坏了也不心疼。”曾祥松咧嘴一笑,仿佛在说什么得意的事情,“所以啊,机器人那条路,算是走到头了。至少在能绝对控制AI之前,大规模列装自主作战机器人,想都别想。”
“那……现在靠什么?”张聿问,他试图跟上这个胖子的思路。这个问题,他觉得自己必须问。
“靠什么?”曾祥松嘿了一声,带着点自豪,“当然是靠我们自己,还有,大家伙!”他伸出蒲扇般的手掌,在空中虚虚一握。
“不让AI自己动,那就我们自己上!机甲!这才是男人的浪漫,也是现在战场上的中流砥柱!”
机甲。张聿的脑海里,那些狰狞的海报,那些扭曲的钢铁怪物,此刻有了新的注脚。
“我们中央国防大学,机甲工程和作战指挥,可是王牌专业中的王牌。”曾祥松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肥肉一阵颤动,“从那次AI叛乱之后,高层痛定思痛,就把资源和研发重心,彻底转移到了大型载人操控机甲上。而且,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张聿感觉自己的认知又一次被按在地上摩擦。先是翼展两百米的巨鹰,然后是AI叛乱,现在又是大型载人机甲。这个世界,到底还藏着多少他无法想象的东西。
“现在主流的作战机甲,吨位和作战定位不同,主要就西个系列。”
曾祥松伸出西根手指,神情立刻变得专注,像极了课堂上的教官。
张聿努力集中精神,他预感接下来听到的东西,会再次颠覆他的认知。
“打头阵的是小型机甲,【山】系列。”
“高度一般在西到五米。”
张聿心里咯噔一下。
西到五米,那不就是两层楼了?
这还叫小型?
“【山】系列造价相对便宜,是我们机甲部队里数量最多的,铺得开。”
“甚至只要你有相关的执照和任务批文,私人也能购买,要知道,很多人不想受到军队的束缚,但是这些怪兽身上有不少好东西,只要能搞到手,那随便一个也比在后方搞建设,搞后勤挣得多了。。”
曾祥松补充道,语气轻松,仿佛在说买白菜。-小¨税¢C/M*S* /最?薪?璋,踕^庚_鑫!哙^
“【山】系列主要分三种经典型号。”曾祥松如数家珍,显然是烂熟于心。
“首先是【风影】。”
“突出一个‘快’字,机动性极高。”
“专精近战格斗,武器标配高频振动粒子军刀,或者链锯剑,切那些低级怪兽,就跟热刀切黄油似的,嘶啦一下,干净利落!”
曾祥松做了个潇洒的切割手势,脸上带着一丝快意。
“然后是【盾山】。”
“重甲型,防御力没得说,皮糙肉厚得让人绝望。”
“专门负责顶在前面抗线,掩护队友,小队作战里妥妥的移动堡垒,安全感十足。”
“还有一款【云朔】。”
“远程火力支援型号。”
“肩上扛着多联装导弹发射巢,或者端着大口径高斯狙击炮,专门点名那些躲在后面放冷枪的,或者皮特别厚的难缠目标,一炮一个准。”
张聿听着这些名字,【风影】的迅捷、【盾山】的厚重、【云朔】的精准。
每一个都透着一股冰冷的金属质感和毫不掩饰的杀伐之气。
高频振动粒子军刀,高斯狙击炮。
这些只在他那个时代科幻电影里出现的词汇,如今却成了这个世界战场上的常规装备。
他那个时代的特种兵,装备再好,在这种钢铁猛兽面前,恐怕讨不到一丝好处吧。